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重走未来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4571644年的另一条路
3银元360文钱是魏东生仅有的可用资金,每一文钱都有一文钱的用处,连报纸都不敢多买一份。此前,即使最穷的第六世,魏东生也能坐着不动就有小魏家商行每年百余银元净利润,想去复读就去复读,哪像现在这般需要为吃穿住行发愁?稍不留神,魏东生就要饿肚子。
越是穷困,越是不得自由。
如果大量时间被迫浪费在衣食住行,上完班就累得想瘫倒在床上,哪还有精力进一步学习?
当然,这难不倒魏东生。
魏东生六世历练积攒了无数经验,仿佛开国皇帝穿越来到新乱世,仿佛白手起家富豪返老还童。即使没有穿越者主角知晓未来大势的金手指,他们也能轻松解决衣食住行等难题。
但是,魏东生的目标不是王侯将相,也不是亿万富豪。
十世转生是一堂课。
十世转生的“十世”,是把魏夏帝国按照社会地位分成十大阶层;转生历练的每一世“历练”,恰是希望魏东生能够亲自体验十大阶层眼中的世界。同样的魏夏帝国,皇帝怎样看待它,藩王怎样看待它,阁臣怎样看待它,地方大员怎样看待它,行业精英怎样看待它,成功人士怎样看待它,中产阶层怎样看待它,不同的器量肯定有不同的认知。唯有熟知十大阶层的所思所想,魏东生才能看清魏夏帝国的真面目。
或许,这才是十世转生的真谛。
既然如此,不妨花点儿时间了解了解第七世的生活环境。
十八年前,魏东生逝世于鲁藩青岛府魏和学院;十八年后,魏东生降临在距离鲁藩青岛府魏和学院不远的某居民区。
说到魏和学院近况,则须简单综述近些年的鲁藩体制变迁。
1631年,魏顺会继任鲁藩藩王,内阁胁迫他与吴藩签署和平条约。魏顺会当时屈服了,却把此事视之为奇耻大辱,待王位稍稍稳定,即开始和内阁斗争,王权和内阁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
鲁豫共和国期间,范必克推行《考成法》,要求各级官员“事必专任,立限完成;层层监督,各负其责”。魏顺会父亲魏道乾复辟时,内阁威权相对强势,魏藩遂延续了《考成法》,部院监控地方,六省监控部院,内阁监控六省,把王室的绝大部分权力转移到内阁。
魏顺会最讨厌这条政治改革,屡屡想突破《考成法》限制,任命外戚近臣督管六省部院。
内阁自然不会让魏顺会得逞,再三强硬否决魏顺会的任命。
僵持到1635年,魏顺会索性撕破脸皮,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内阁制度源于魏东生所创,传承三百余年之后越发成熟,内阁的阁臣惯例需要得到王权(皇权)和内阁的共同认可。如果群议推举某臣,藩王也予以批准,他方可入阁;如果藩王想提携某臣,内阁内部也多数选举通过,他才能正式入阁,每名阁臣的诞生几乎都来源于王权和内阁的相互妥协。魏顺会厌恶内阁摄政,发话说,如果内阁不肯允许他指定的官员入阁,他就再也不会批准群议推举的官员入阁。
内阁顿时失去新鲜血液补充。
最初,此事影响较少。可随着时间延长,当年迈的内阁阁臣病逝却无法及时补充内阁时,内阁逐渐意识到危机来临。倘若既有的内阁阁臣全部老死病死,内阁还能怎样运营?甚至,何须阁臣全部病死,阁臣缺席四五人时,官僚制度就开始深陷泥潭。
内阁会屈服吗?
答案是绝不。
恰逢小冰河气候来临,天灾人祸旋即成为王权和内阁的斗争利器。
1638年为始,鲁藩猛地多灾多难起来,今月甲府旱灾,次月乙府蝗灾,又次月丙府风灾,再次月丁府旱灾。与此同时,工商业突然间凋敝,税银急剧减少,开支猛增,收入猛减,鲁藩的财政危机越来越严峻。最初,鲁藩小朝廷逢灾必救,当真一副爱民如子模样;待鲁藩国库逐渐空虚,内阁才骤然发难,请求藩王魏顺会慷慨解囊。可惜,莫说魏顺会能否真心怜悯百姓,即使他真新想救灾,又怎能变出数千万银元和海量粮食?
于是乎,鲁藩多灾多难起来。
某府遇到天灾,朝廷无力为救,饥民相聚为祸;朝廷派遣军队镇压民乱,结果兵饷越欠越多,士卒怨气冲天;藩... -->>
第4571644年的另一条路
3银元360文钱是魏东生仅有的可用资金,每一文钱都有一文钱的用处,连报纸都不敢多买一份。此前,即使最穷的第六世,魏东生也能坐着不动就有小魏家商行每年百余银元净利润,想去复读就去复读,哪像现在这般需要为吃穿住行发愁?稍不留神,魏东生就要饿肚子。
越是穷困,越是不得自由。
如果大量时间被迫浪费在衣食住行,上完班就累得想瘫倒在床上,哪还有精力进一步学习?
当然,这难不倒魏东生。
魏东生六世历练积攒了无数经验,仿佛开国皇帝穿越来到新乱世,仿佛白手起家富豪返老还童。即使没有穿越者主角知晓未来大势的金手指,他们也能轻松解决衣食住行等难题。
但是,魏东生的目标不是王侯将相,也不是亿万富豪。
十世转生是一堂课。
十世转生的“十世”,是把魏夏帝国按照社会地位分成十大阶层;转生历练的每一世“历练”,恰是希望魏东生能够亲自体验十大阶层眼中的世界。同样的魏夏帝国,皇帝怎样看待它,藩王怎样看待它,阁臣怎样看待它,地方大员怎样看待它,行业精英怎样看待它,成功人士怎样看待它,中产阶层怎样看待它,不同的器量肯定有不同的认知。唯有熟知十大阶层的所思所想,魏东生才能看清魏夏帝国的真面目。
或许,这才是十世转生的真谛。
既然如此,不妨花点儿时间了解了解第七世的生活环境。
十八年前,魏东生逝世于鲁藩青岛府魏和学院;十八年后,魏东生降临在距离鲁藩青岛府魏和学院不远的某居民区。
说到魏和学院近况,则须简单综述近些年的鲁藩体制变迁。
1631年,魏顺会继任鲁藩藩王,内阁胁迫他与吴藩签署和平条约。魏顺会当时屈服了,却把此事视之为奇耻大辱,待王位稍稍稳定,即开始和内阁斗争,王权和内阁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
鲁豫共和国期间,范必克推行《考成法》,要求各级官员“事必专任,立限完成;层层监督,各负其责”。魏顺会父亲魏道乾复辟时,内阁威权相对强势,魏藩遂延续了《考成法》,部院监控地方,六省监控部院,内阁监控六省,把王室的绝大部分权力转移到内阁。
魏顺会最讨厌这条政治改革,屡屡想突破《考成法》限制,任命外戚近臣督管六省部院。
内阁自然不会让魏顺会得逞,再三强硬否决魏顺会的任命。
僵持到1635年,魏顺会索性撕破脸皮,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内阁制度源于魏东生所创,传承三百余年之后越发成熟,内阁的阁臣惯例需要得到王权(皇权)和内阁的共同认可。如果群议推举某臣,藩王也予以批准,他方可入阁;如果藩王想提携某臣,内阁内部也多数选举通过,他才能正式入阁,每名阁臣的诞生几乎都来源于王权和内阁的相互妥协。魏顺会厌恶内阁摄政,发话说,如果内阁不肯允许他指定的官员入阁,他就再也不会批准群议推举的官员入阁。
内阁顿时失去新鲜血液补充。
最初,此事影响较少。可随着时间延长,当年迈的内阁阁臣病逝却无法及时补充内阁时,内阁逐渐意识到危机来临。倘若既有的内阁阁臣全部老死病死,内阁还能怎样运营?甚至,何须阁臣全部病死,阁臣缺席四五人时,官僚制度就开始深陷泥潭。
内阁会屈服吗?
答案是绝不。
恰逢小冰河气候来临,天灾人祸旋即成为王权和内阁的斗争利器。
1638年为始,鲁藩猛地多灾多难起来,今月甲府旱灾,次月乙府蝗灾,又次月丙府风灾,再次月丁府旱灾。与此同时,工商业突然间凋敝,税银急剧减少,开支猛增,收入猛减,鲁藩的财政危机越来越严峻。最初,鲁藩小朝廷逢灾必救,当真一副爱民如子模样;待鲁藩国库逐渐空虚,内阁才骤然发难,请求藩王魏顺会慷慨解囊。可惜,莫说魏顺会能否真心怜悯百姓,即使他真新想救灾,又怎能变出数千万银元和海量粮食?
于是乎,鲁藩多灾多难起来。
某府遇到天灾,朝廷无力为救,饥民相聚为祸;朝廷派遣军队镇压民乱,结果兵饷越欠越多,士卒怨气冲天;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