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红楼]如何逃离破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住。
许直问道:“道长所言,是指世人皆有命数,世间自有天道吗?而我这小兄弟,在道长看来,违背了你眼里的天道?”
老道停下脚步:“正是。”
许直又问:“道长可否济世救民,亦或者渡过什么人呢?”
“既是天道,自然不是人人皆可渡。”老道说:“天道不仁,以万物出为刍狗。众生皆同。”
许直大笑:“道长说众生皆同,又说自有天道,那么不管我这小兄弟是鸠占鹊巢也好,还是因为妨碍什么天道也罢,又与你何干呢?既然天道无情,道长何必操心。”
“没错!”贾琰道:“既然道长口口声声的谈论天道,那么假若我真的占了谁的,那就让天道来收拾我好了。可你想要维护的那人算什么?他是神明?妄称神明,便是俗世官府管不得你,道长就不怕天谴吗?”
道人摇头一叹:“无上天尊,在下不过是来提醒一句,小公子听则听,不听……天道无情,我等也没有办法。”
贾琰嗤笑一声:“那道长就请吧。”
老道分开众人,走了。许直拍拍贾琰的肩膀:“别听这疯道士胡说八道,他们这些人惯会危言耸听的,不要理他们!”
贾琰点点头:“正行兄放心,我再不会往心里去的,咱们走罢。”贾琰在金陵的祖宅还在,既然来这里考乡试,自然住在家里方便些。
一行人回到金陵贾琰的老宅子,贾琰之前已经打发陶厚带着阿原过来命人收拾,他们到了就可以直接入住。孙钟笑道:“倒是多赖伯衡,我们不必去和同科一道挤着住客栈。”
这也是实话,江南文风鼎盛,整个大吴朝,就这块地方录取的士子最多,自然就是名额多,参加科考的人也多。有道是穷文富武,江南的鱼米之乡日子也要好过些,又常免于战火,略有些家底的人家都会供儿子读书。
万一能读出来呢?抱着这种想法,江南有功名的人越来越多,实在不足为奇。
听说贾琰带着同窗回来,同行的还有扬州知府的儿子,王东鸣看着自己活蹦乱跳的胖儿子,心思又活络起来。许是做了母亲心气也平和许多,贾芬娘如今提起贾琰态度正常多了,但是对于丈夫带着儿子要去见舅舅……
“大爷就不能别折腾了吗?”她说的很不客气:“当初与他们母子作对,您可还冲在前头呢。如今咱们有了儿子,我又怀了一个,就踏踏实实过日子罢。从前他到了扬州,出孝之后你给他送了东西,他也客客气气的回信回礼,那之后不也没有什么来往了么?”
王东鸣钻营惯了的人,不让钻营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他也知道媳妇不笨,如今心气平和下来更是持家的一把好手。可他就是……“琰哥儿如今已是秀才,眼看着又要考举人,若是真考上了,媳妇啊,那可就是十四岁的举人。”
“要是他一举再考上进士,我的媳妇那就是十五岁的进士,十五岁啊!咱们大哥儿可就有了个好舅舅啊。说到底你们是亲姐弟,我带大哥儿过去,他还能把咱们扫地出门不成。”
贾芬娘撑着腰,她觉得头疼,最后不耐烦的说:“随你便随你便,该说的我都说了,你自己想吧。”
王东鸣想来想去,还是抱着儿子去了那边。
一路劳顿,收拾好了东西,三个人刚要坐下说话,外头长生脸色怪异的过来了:“大爷,大姑爷带着……他家大哥儿来了。”
孙钟听过父亲说起贾琰家里的事,一听是姐夫,立时看向了贾琰,而许直就很茫然。贾琰慢慢吐出一口气,笑道:“罢了,请他们进来。”
这孩子长得像记忆中的父亲,这是贾琰看见王家少爷—他外甥的第一个感觉,他对父亲贾攽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这个孩子的脸型却又让他将那点单薄的记忆从脑子里挖出来,贾琰露出个笑脸:“姐夫,大哥儿取名字了么?”
“取了。”王东鸣忙道:“大名叫王淮。”
贾琰点点头:“也还罢了。”说罢与王东鸣寒暄两句,让跟着过来伺候的菱角拿着几个小玩意、两个小银锞子过来送给了王淮。姐夫、小舅子相对而坐,虽然不算冷场,这见面也是干干巴巴,饶是王东鸣最后也受不住这么尴尬的气氛,最后告诉贾琰他姐姐又怀孕了之后就带着儿子走了。
他没有让许直、孙钟露面,独自出来见这对父子,而孙钟偷偷地将贾家姐弟的恩怨讲给许直知道。听的许直摇头叹息,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连他自己家里也有苗头了。只不过他母亲还算掌得住,知道长子学业到了要紧的时候,才没顺着他爹的意思,让他带着弟弟出来见世面。
真到了要紧的时候,才知道家里人拖后腿多么的让人火冒三丈。
贾琰表面上全不在意那个老道士说了些什么,念叨着“子不语怪力乱神”,可心里却想着“祭神如神在”,这也是孔圣人说过的。他毕竟才十四岁,要紧考试的关头上,被人当面这么说了一句“鸠占鹊巢”……
我占了谁的巢了,这个问题搅合的贾琰略不自安,直到入场。秋闱都是提前一天入场,一待就是九天,三个人带着各自的提篮装着必须的东西,在家人的护持下来到了金陵贡院。难怪考过进士的人回忆的时候都是苦中作乐,这里实在不是好地方。
就是个简易棚子,考生坐在里头,考三天能够从里头出来一次,让杂役打扫一下号房,然后还得进去。乡试第一场是四书中选二篇、五言八韵诗一首、每篇都要二百字以上的经义四篇;第二场是五经中一篇,诏、判、表、诰四种文体各写一篇,也要二百字以上;而最后一场就是时务策,由朝廷出题,令学子们对当前政务发表看法。
论起来,前两场靠的都读书人的基本功:经学和文章用典。只有最后一场时务策是考的学子们对朝廷,整体政务施行的了解和个人倾向。
林海着重给贾琰讲过时务策,对于贾琰来说,最好的路径就是记住写法模板,然后牢记考官喜欢的经义,结合时务策具体题目来斟酌作文。由于他的文风,林海特别告诫外甥:时务策不要追求文采用典,能将深度和文采斐然结合的特别好的,那大概是许直那个水平,贾琰只要做到说理通透,就行了。
然后前两场不出问题的情况下,考上举人应该是可以的,反正林海和贾琰的目的都是考上,而不是追求名次。
贾琰搁下笔,长吁一口气,可算写完了。这几日在这里头不敢放松,如今最后一笔写完,贾琰才松了口气,伸伸腰。他还是仔细将卷子收好,等着巡考们过来收卷子,将封好的试卷交上去,贾琰才裹着毡子斗篷靠在小床上养神,就等着时间一到,他就出考场喽!
大火烧起来的时候,远在扬州的黛玉问父亲林海:怎么这世上的僧道之流都喜欢弄虚吓人呢?
也不叫丫鬟,林海扶着妻子,将软枕垫在身下,好让她舒服些。夫妻两个这才叙话,贾敏就道:“我睡前听见丫鬟回说,表少爷来了,是谁?”
“阿清和公赐的儿子。”贾琰的母亲林氏名清,父亲贾攽字公赐,这些贾敏都是知道的。一个是她正经的堂房小姑子,一个是她的族兄,贾敏马上反应过来:“阿琰那孩子过来了!”
这可是正经表少爷,不止是林海的外甥,要是从贾敏那里算起来,也是有家谱可寻的她的族侄。贾敏道:“上回收到阿清那边的信,还是公赐去世,老沈回来也说一切都好。我想想,她们家应该是去年年末出孝,我这半年一向病着,就没顾得上。阿清她怎么了?”
林海长叹一声,本不欲让妻子劳神,可是当年贾敏与林清彼此印象不错,断断续续一直没断了来往。他只好将书信交给了妻子,贾敏看过之后折好书信,沉默良久。她想到了自家的事情,说起来她这病一多半都是愁的。
她与丈夫林海琴瑟和鸣,膝下幼女聪慧可爱,唯有一桩憾事就是没能养下个儿子。原想着妾生子也好,总让林家有后,黛玉也有个亲兄弟。可是妾生的儿子也没养住!贾敏想到丈夫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自己也年纪渐长,日后怕是更无望生子。
只要想到这件事,贾敏心里就和压了块石头似的,一年两年,积郁成疾。所以尽管林海请来了江南有名的大夫,最后也都说“夫人只要心绪康宁,身体也会好起来”,可是贾敏就是……
今日看着林清给她的书信和给林海的书信,慈母拳拳之意托付后事了,这不啻于在贾敏耳边敲了一记响锤。林清还有堂兄可以托付,也是信得过贾敏,才会以身后事相托付。可是贾敏自己呢?
如果今天她真的有个好歹,她的玉儿就成了丧母长女,林清已经病重,林家近亲女性尊长眼见无人了。她就只能将女儿托付给母家,可是京中母亲年事已高,两个嫂嫂真是不提也罢,这世道从来对女子苛刻。
她的黛玉啊,到时候,她千娇万宠的娇儿,难道让别人作践了么!贾敏心头一热,坠下泪来。
林海赶紧问道:“这是怎么了!”说着轻轻地擦去妻子的泪水,迭声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从前是我心窄了,”贾敏握住林海的手:“我总觉得没个儿子对不住你,担心玉儿一个人日后艰难。越想心越窄,结果身上也常常不舒坦,今日说起阿琰,我才明白,倘若我真的撒手没了,咱们女儿只会更艰难!唉。”
林海反握住妻子的手,他无奈道:“瞧你,我不是早就说过了么,家里几代以来子嗣不丰,我并未因为这个而怨天尤人,只想着好好教养咱们玉儿不是一样的吗?我一直以为你明白,就不会因为这个伤怀,也是我不好,你是女子,原本在这上头也会想的多些。”
“如海……”
“阿敏,不要想那么多,到时候咱们给玉儿挑一个好女婿。女婿半子,他们小夫妻过得好,和儿子又有什么分别呢。倘若我什么都要四角俱全,首先就要想着祖上的侯爵没了,那还不得把自己给为难死。”他将脸上有了喜色的妻子搂在怀里,和他们年轻刚成婚的时候似的,慢悠悠得晃着她。
住。
许直问道:“道长所言,是指世人皆有命数,世间自有天道吗?而我这小兄弟,在道长看来,违背了你眼里的天道?”
老道停下脚步:“正是。”
许直又问:“道长可否济世救民,亦或者渡过什么人呢?”
“既是天道,自然不是人人皆可渡。”老道说:“天道不仁,以万物出为刍狗。众生皆同。”
许直大笑:“道长说众生皆同,又说自有天道,那么不管我这小兄弟是鸠占鹊巢也好,还是因为妨碍什么天道也罢,又与你何干呢?既然天道无情,道长何必操心。”
“没错!”贾琰道:“既然道长口口声声的谈论天道,那么假若我真的占了谁的,那就让天道来收拾我好了。可你想要维护的那人算什么?他是神明?妄称神明,便是俗世官府管不得你,道长就不怕天谴吗?”
道人摇头一叹:“无上天尊,在下不过是来提醒一句,小公子听则听,不听……天道无情,我等也没有办法。”
贾琰嗤笑一声:“那道长就请吧。”
老道分开众人,走了。许直拍拍贾琰的肩膀:“别听这疯道士胡说八道,他们这些人惯会危言耸听的,不要理他们!”
贾琰点点头:“正行兄放心,我再不会往心里去的,咱们走罢。”贾琰在金陵的祖宅还在,既然来这里考乡试,自然住在家里方便些。
一行人回到金陵贾琰的老宅子,贾琰之前已经打发陶厚带着阿原过来命人收拾,他们到了就可以直接入住。孙钟笑道:“倒是多赖伯衡,我们不必去和同科一道挤着住客栈。”
这也是实话,江南文风鼎盛,整个大吴朝,就这块地方录取的士子最多,自然就是名额多,参加科考的人也多。有道是穷文富武,江南的鱼米之乡日子也要好过些,又常免于战火,略有些家底的人家都会供儿子读书。
万一能读出来呢?抱着这种想法,江南有功名的人越来越多,实在不足为奇。
听说贾琰带着同窗回来,同行的还有扬州知府的儿子,王东鸣看着自己活蹦乱跳的胖儿子,心思又活络起来。许是做了母亲心气也平和许多,贾芬娘如今提起贾琰态度正常多了,但是对于丈夫带着儿子要去见舅舅……
“大爷就不能别折腾了吗?”她说的很不客气:“当初与他们母子作对,您可还冲在前头呢。如今咱们有了儿子,我又怀了一个,就踏踏实实过日子罢。从前他到了扬州,出孝之后你给他送了东西,他也客客气气的回信回礼,那之后不也没有什么来往了么?”
王东鸣钻营惯了的人,不让钻营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他也知道媳妇不笨,如今心气平和下来更是持家的一把好手。可他就是……“琰哥儿如今已是秀才,眼看着又要考举人,若是真考上了,媳妇啊,那可就是十四岁的举人。”
“要是他一举再考上进士,我的媳妇那就是十五岁的进士,十五岁啊!咱们大哥儿可就有了个好舅舅啊。说到底你们是亲姐弟,我带大哥儿过去,他还能把咱们扫地出门不成。”
贾芬娘撑着腰,她觉得头疼,最后不耐烦的说:“随你便随你便,该说的我都说了,你自己想吧。”
王东鸣想来想去,还是抱着儿子去了那边。
一路劳顿,收拾好了东西,三个人刚要坐下说话,外头长生脸色怪异的过来了:“大爷,大姑爷带着……他家大哥儿来了。”
孙钟听过父亲说起贾琰家里的事,一听是姐夫,立时看向了贾琰,而许直就很茫然。贾琰慢慢吐出一口气,笑道:“罢了,请他们进来。”
这孩子长得像记忆中的父亲,这是贾琰看见王家少爷—他外甥的第一个感觉,他对父亲贾攽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这个孩子的脸型却又让他将那点单薄的记忆从脑子里挖出来,贾琰露出个笑脸:“姐夫,大哥儿取名字了么?”
“取了。”王东鸣忙道:“大名叫王淮。”
贾琰点点头:“也还罢了。”说罢与王东鸣寒暄两句,让跟着过来伺候的菱角拿着几个小玩意、两个小银锞子过来送给了王淮。姐夫、小舅子相对而坐,虽然不算冷场,这见面也是干干巴巴,饶是王东鸣最后也受不住这么尴尬的气氛,最后告诉贾琰他姐姐又怀孕了之后就带着儿子走了。
他没有让许直、孙钟露面,独自出来见这对父子,而孙钟偷偷地将贾家姐弟的恩怨讲给许直知道。听的许直摇头叹息,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连他自己家里也有苗头了。只不过他母亲还算掌得住,知道长子学业到了要紧的时候,才没顺着他爹的意思,让他带着弟弟出来见世面。
真到了要紧的时候,才知道家里人拖后腿多么的让人火冒三丈。
贾琰表面上全不在意那个老道士说了些什么,念叨着“子不语怪力乱神”,可心里却想着“祭神如神在”,这也是孔圣人说过的。他毕竟才十四岁,要紧考试的关头上,被人当面这么说了一句“鸠占鹊巢”……
我占了谁的巢了,这个问题搅合的贾琰略不自安,直到入场。秋闱都是提前一天入场,一待就是九天,三个人带着各自的提篮装着必须的东西,在家人的护持下来到了金陵贡院。难怪考过进士的人回忆的时候都是苦中作乐,这里实在不是好地方。
就是个简易棚子,考生坐在里头,考三天能够从里头出来一次,让杂役打扫一下号房,然后还得进去。乡试第一场是四书中选二篇、五言八韵诗一首、每篇都要二百字以上的经义四篇;第二场是五经中一篇,诏、判、表、诰四种文体各写一篇,也要二百字以上;而最后一场就是时务策,由朝廷出题,令学子们对当前政务发表看法。
论起来,前两场靠的都读书人的基本功:经学和文章用典。只有最后一场时务策是考的学子们对朝廷,整体政务施行的了解和个人倾向。
林海着重给贾琰讲过时务策,对于贾琰来说,最好的路径就是记住写法模板,然后牢记考官喜欢的经义,结合时务策具体题目来斟酌作文。由于他的文风,林海特别告诫外甥:时务策不要追求文采用典,能将深度和文采斐然结合的特别好的,那大概是许直那个水平,贾琰只要做到说理通透,就行了。
然后前两场不出问题的情况下,考上举人应该是可以的,反正林海和贾琰的目的都是考上,而不是追求名次。
贾琰搁下笔,长吁一口气,可算写完了。这几日在这里头不敢放松,如今最后一笔写完,贾琰才松了口气,伸伸腰。他还是仔细将卷子收好,等着巡考们过来收卷子,将封好的试卷交上去,贾琰才裹着毡子斗篷靠在小床上养神,就等着时间一到,他就出考场喽!
大火烧起来的时候,远在扬州的黛玉问父亲林海:怎么这世上的僧道之流都喜欢弄虚吓人呢?
也不叫丫鬟,林海扶着妻子,将软枕垫在身下,好让她舒服些。夫妻两个这才叙话,贾敏就道:“我睡前听见丫鬟回说,表少爷来了,是谁?”
“阿清和公赐的儿子。”贾琰的母亲林氏名清,父亲贾攽字公赐,这些贾敏都是知道的。一个是她正经的堂房小姑子,一个是她的族兄,贾敏马上反应过来:“阿琰那孩子过来了!”
这可是正经表少爷,不止是林海的外甥,要是从贾敏那里算起来,也是有家谱可寻的她的族侄。贾敏道:“上回收到阿清那边的信,还是公赐去世,老沈回来也说一切都好。我想想,她们家应该是去年年末出孝,我这半年一向病着,就没顾得上。阿清她怎么了?”
林海长叹一声,本不欲让妻子劳神,可是当年贾敏与林清彼此印象不错,断断续续一直没断了来往。他只好将书信交给了妻子,贾敏看过之后折好书信,沉默良久。她想到了自家的事情,说起来她这病一多半都是愁的。
她与丈夫林海琴瑟和鸣,膝下幼女聪慧可爱,唯有一桩憾事就是没能养下个儿子。原想着妾生子也好,总让林家有后,黛玉也有个亲兄弟。可是妾生的儿子也没养住!贾敏想到丈夫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自己也年纪渐长,日后怕是更无望生子。
只要想到这件事,贾敏心里就和压了块石头似的,一年两年,积郁成疾。所以尽管林海请来了江南有名的大夫,最后也都说“夫人只要心绪康宁,身体也会好起来”,可是贾敏就是……
今日看着林清给她的书信和给林海的书信,慈母拳拳之意托付后事了,这不啻于在贾敏耳边敲了一记响锤。林清还有堂兄可以托付,也是信得过贾敏,才会以身后事相托付。可是贾敏自己呢?
如果今天她真的有个好歹,她的玉儿就成了丧母长女,林清已经病重,林家近亲女性尊长眼见无人了。她就只能将女儿托付给母家,可是京中母亲年事已高,两个嫂嫂真是不提也罢,这世道从来对女子苛刻。
她的黛玉啊,到时候,她千娇万宠的娇儿,难道让别人作践了么!贾敏心头一热,坠下泪来。
林海赶紧问道:“这是怎么了!”说着轻轻地擦去妻子的泪水,迭声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从前是我心窄了,”贾敏握住林海的手:“我总觉得没个儿子对不住你,担心玉儿一个人日后艰难。越想心越窄,结果身上也常常不舒坦,今日说起阿琰,我才明白,倘若我真的撒手没了,咱们女儿只会更艰难!唉。”
林海反握住妻子的手,他无奈道:“瞧你,我不是早就说过了么,家里几代以来子嗣不丰,我并未因为这个而怨天尤人,只想着好好教养咱们玉儿不是一样的吗?我一直以为你明白,就不会因为这个伤怀,也是我不好,你是女子,原本在这上头也会想的多些。”
“如海……”
“阿敏,不要想那么多,到时候咱们给玉儿挑一个好女婿。女婿半子,他们小夫妻过得好,和儿子又有什么分别呢。倘若我什么都要四角俱全,首先就要想着祖上的侯爵没了,那还不得把自己给为难死。”他将脸上有了喜色的妻子搂在怀里,和他们年轻刚成婚的时候似的,慢悠悠得晃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