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南园梦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傀儡戏戏说朱熹
罢帝师众臣劝谏
这一天是每月三天的旬假,关礼安排皇上和皇后、皇妃等看戏,先是一出《琵琶记》,之后是傀儡戏。哪知这木偶戏看后,皇帝是一脸的不高兴。
且说朱老夫子向皇上面谏无用,回到讲筵所,见到彭自寿。因为二人有师生之谊,就把事情说了,彭也义愤填膺,虽说这皇帝不同于一般的学生,不好跟他讲什么师道尊严,但偌大年纪,讲的又是公事,总应该表个态,安慰一下吧。
师生二人一商量,上折子,弹劾韩侂胄,劝谏赵扩。正说着,部堂来通知,经皇上批准,请刑部尚书彭自寿,送金使臣回国。
现在,再叙傀儡戏。
一个木偶戴着高帽,穿着长袍,在优伶的操纵下,道貌岸然,装腔作势,满嘴之乎者也,对国朝大政的得失,文武百官的形态,甚至皇宫内的日常起居指手划脚,以影射朱熹的迂腐不堪。皇上先是觉得好笑,渐渐地一言不发。
在他看来,这演的不是戏,都是他经历的真实生活,自从朱熹做了他的老师以后,的确什么都管,啥事都插手,动不动就讲那些听不懂的道学理论,可笑至极。弄得君臣颠倒,唯他独尊,长此以往,谁是皇帝,谁是天下的主人?
关礼过来,报告官家,朱熹的奏折收到了,他弹劾韩爷和奴才,赵扩打开一看,上写道:陛下即位不久,就罢免宰臣,更换台谏,中外人士,统疑由左右把持。我怕以后,您的威信下降,招致混乱。
读罢,想起刚才的戏,皇上不由气冲牛:
老夫子说的是什么话,难道朕是任人摆布的无知小儿吗。
韩侂胄拿过奏书一看,趁机给朱熹上眼药:姓朱这个老头也忒不象话,总是让官家这样那样,实属无理取闹。如此迂阔,不可再用。
关礼也说:当年先皇孝宗曾经说过,朱熹之言,多不可用。
赵扩忙问:关都知,确有此事吗。
禀官家,奴才不敢胡言。当年先皇接见朱熹时,这个朱熹滔滔不绝讲了一大堆经义,没一条治国安邦的实用手段。之后,先皇便说了此话。这个,史馆可以查到。
赵扩心一横:既然皇爷爷都说无用,那朕还用他作什么。
于是故伎重演,皇帝赵括亲书御笔,罢朱熹侍讲之职,授与宫官。理由很温暖:天气冷了,您年纪大了,站着讲学对您的身体不好。
在本朝,正常的工作流程是这样:朝廷要下达某项指令或实行某项制度,先由政事堂拿方案,报皇帝审核,然后由翰林学士院、直舍人院的秀才们草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可以行使封驳权,因为中书舍人、知制诰往往兼有监察权,敕令拟好后,宰相签署,皇帝加章玉玺,便可施行。
御笔,也称内批,是皇帝处理朝政时的专属指令。它不经政事堂拟议,绕过封驳程序,避开言官论谏,直接由大内发布至某个衙门,独行其事,是皇帝避开政府的一种专制手段。
黄文叔接到皇上的御笔后,将拟好而未及发出的奏折撕毁,又上一折。这一次,他把矛头直接对准了皇上赵扩。他说,韩侂胄假御笔而逐辅臣的做法,与当年蔡京擅权如出一辙,久必生乱;而御笔这东西,皇帝应该少用,甚至不用,因为它不符合太祖君臣共治天下的制度,一个英明的君主应该充分信任政府,进而取缔御笔。
朱熹罢职的御笔传开后,舆论大哗,朝野震动。道学,在当时是显学,是学术界的一大主流,虽未成为官学,但受众众多,朱熹的门徒、崇拜者遍布朝野上下,罢免他,完全是在捅马蜂窝。
先是中书省官员上阵,徐平阳、陈君良上折挽留;给事中邓泽动用封驳权阻止;再是吏部侍郎孙逢吉、工部郎中刘光祖、御史吴猎纷纷递上奏折,说明朱熹是大儒贤臣,不能罢免,皇上应收回成... -->>
傀儡戏戏说朱熹
罢帝师众臣劝谏
这一天是每月三天的旬假,关礼安排皇上和皇后、皇妃等看戏,先是一出《琵琶记》,之后是傀儡戏。哪知这木偶戏看后,皇帝是一脸的不高兴。
且说朱老夫子向皇上面谏无用,回到讲筵所,见到彭自寿。因为二人有师生之谊,就把事情说了,彭也义愤填膺,虽说这皇帝不同于一般的学生,不好跟他讲什么师道尊严,但偌大年纪,讲的又是公事,总应该表个态,安慰一下吧。
师生二人一商量,上折子,弹劾韩侂胄,劝谏赵扩。正说着,部堂来通知,经皇上批准,请刑部尚书彭自寿,送金使臣回国。
现在,再叙傀儡戏。
一个木偶戴着高帽,穿着长袍,在优伶的操纵下,道貌岸然,装腔作势,满嘴之乎者也,对国朝大政的得失,文武百官的形态,甚至皇宫内的日常起居指手划脚,以影射朱熹的迂腐不堪。皇上先是觉得好笑,渐渐地一言不发。
在他看来,这演的不是戏,都是他经历的真实生活,自从朱熹做了他的老师以后,的确什么都管,啥事都插手,动不动就讲那些听不懂的道学理论,可笑至极。弄得君臣颠倒,唯他独尊,长此以往,谁是皇帝,谁是天下的主人?
关礼过来,报告官家,朱熹的奏折收到了,他弹劾韩爷和奴才,赵扩打开一看,上写道:陛下即位不久,就罢免宰臣,更换台谏,中外人士,统疑由左右把持。我怕以后,您的威信下降,招致混乱。
读罢,想起刚才的戏,皇上不由气冲牛:
老夫子说的是什么话,难道朕是任人摆布的无知小儿吗。
韩侂胄拿过奏书一看,趁机给朱熹上眼药:姓朱这个老头也忒不象话,总是让官家这样那样,实属无理取闹。如此迂阔,不可再用。
关礼也说:当年先皇孝宗曾经说过,朱熹之言,多不可用。
赵扩忙问:关都知,确有此事吗。
禀官家,奴才不敢胡言。当年先皇接见朱熹时,这个朱熹滔滔不绝讲了一大堆经义,没一条治国安邦的实用手段。之后,先皇便说了此话。这个,史馆可以查到。
赵扩心一横:既然皇爷爷都说无用,那朕还用他作什么。
于是故伎重演,皇帝赵括亲书御笔,罢朱熹侍讲之职,授与宫官。理由很温暖:天气冷了,您年纪大了,站着讲学对您的身体不好。
在本朝,正常的工作流程是这样:朝廷要下达某项指令或实行某项制度,先由政事堂拿方案,报皇帝审核,然后由翰林学士院、直舍人院的秀才们草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可以行使封驳权,因为中书舍人、知制诰往往兼有监察权,敕令拟好后,宰相签署,皇帝加章玉玺,便可施行。
御笔,也称内批,是皇帝处理朝政时的专属指令。它不经政事堂拟议,绕过封驳程序,避开言官论谏,直接由大内发布至某个衙门,独行其事,是皇帝避开政府的一种专制手段。
黄文叔接到皇上的御笔后,将拟好而未及发出的奏折撕毁,又上一折。这一次,他把矛头直接对准了皇上赵扩。他说,韩侂胄假御笔而逐辅臣的做法,与当年蔡京擅权如出一辙,久必生乱;而御笔这东西,皇帝应该少用,甚至不用,因为它不符合太祖君臣共治天下的制度,一个英明的君主应该充分信任政府,进而取缔御笔。
朱熹罢职的御笔传开后,舆论大哗,朝野震动。道学,在当时是显学,是学术界的一大主流,虽未成为官学,但受众众多,朱熹的门徒、崇拜者遍布朝野上下,罢免他,完全是在捅马蜂窝。
先是中书省官员上阵,徐平阳、陈君良上折挽留;给事中邓泽动用封驳权阻止;再是吏部侍郎孙逢吉、工部郎中刘光祖、御史吴猎纷纷递上奏折,说明朱熹是大儒贤臣,不能罢免,皇上应收回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