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黑洞(2)
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时间简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事件视界,也就是时空中不可逃逸区域的边界,其行为犹如围绕着黑洞的单向膜:物体,譬如粗心的航天员,能通过事件视界落到黑洞里去,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通过事件视界而逃离黑洞。(记住事件视界是企图逃离黑洞的光在时空中的路径,而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光行进得更快)。人们可以将诗人但丁针对地狱入口所说的话恰到好处地应用于事件视界:“从这里进去的人必须抛弃一切希望。”任何东西或任何人,一旦进入事件视界,就会很快地到达无限致密的区域和时间的终点。
广义相对论预言,运动的重物会导致引力波的辐射,那是以光的速度行进的空间曲率的涟漪。引力波和电磁场的涟漪光波相类似,但是要探测到它则困难得多。引力波引起邻近自由落体之间距离的非常微小的变化,由此可以观察到它。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正在建造一些检测器,将把十万亿亿(1后面跟21个0)分之一的位移,或者把在10英里距离中的比一个原子核还小的位移测量下来。
就像光一样,引力波带走了发射它们的物体的能量。
因为任何运动中的能量都会被引力波的辐射带走,所以可以预料,一个大质量物体的系统最终会趋向于一种不变的状态。(这和扔一块软木到水中的情况相当类似:起先翻上翻下折腾了好一阵,但是随着涟漪将其能量带走,它最终平静下来。)例如,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地球即产生引力波。其能量损失的效应就要改变地球的轨道,使之逐渐越来越接近太阳,最后撞到太阳上,归于一种不变的状态。
在地球和太阳的情形下,能量损失率非常小——大约只能点燃一个小电热器。这意味着要用大约1000亿亿亿年地球才会撞到太阳上,没有必要立即为之担忧!地球轨道改变极其缓慢,根本观测不到。但几年以前,在称为PSR1913+16(PSR表示“脉冲星”,一种特别的发射出射电波规则脉冲的中子星)的系统中观测到这同一效应。
此系统由两个相互围绕着公转的中子星组成,由于引力波辐射,它们的能量损失,使它们相互沿着螺旋线轨道靠近。J·H·泰勒和R·A·荷尔西由于对广义相对论的这一证实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奖。大约3亿年后它们将会碰撞。它们在碰撞之前,将会公转得这么快速,发射出的引力波,足以让像LIGO这样的检测器接收到。
在恒星引力坍缩形成黑洞时,运动会快得多,这样携带走能量的速率就会高得多。因此不用太长的时间就会达到不变的状态。这最终的状态将会是怎样的呢?人们会以为,它将依赖于形成黑洞的恒星的所有复杂特征——不仅它的质量和转动速度,而且恒星不同部分的不同密度以及恒星内气体的复杂运动。而如果黑洞就像坍缩形成它们的原先物体那样变化多端,那么一般来讲,对黑洞作任何预言都会非常困难。
然而,加拿大科学家威纳·伊斯雷尔(他生于柏林,在南非长大,在爱尔兰得到博士学位)在1967年使黑洞研究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伊斯雷尔指出,根据广义相对论,非旋转的黑洞必须是非常简单的;它们是完美的球形,其大小只依赖于它们的质量,并且任何两个这样的同质量的黑洞必须等同。事实上,它们可以用爱因斯坦的特解来描述,这个解是在广义相对论发现后不久的1917年被卡尔·施瓦兹席尔德找到的。起初许多人,其中包括伊斯雷尔本人,认为,既然黑洞必须是完美的球形,一个黑洞只能由一个完美球形物体坍缩形成。因此,任何实际的恒星——从来都不是完美的球形——只会坍缩形成一个裸奇点。
然而,对于伊斯雷尔的结果,一些人,特别是罗杰·彭罗斯和约翰·惠勒提倡一种不同的解释。他们论证道,牵涉恒星坍缩的快速运动表明,其释放出来的引力波使之越来越接近于球形,到它终结于静态的时刻,就变成准确的球形。按照这种观点,任何非旋转恒星,不管其形状和内部结构如何复杂,在引力坍缩之后都将终结于一个完美的球形黑洞,其大小只依赖于它的质量。这种观点得到进一步计算的支持,并且很快就被大家接受。
伊斯雷尔的结果只处理了由非旋转物体形成的黑洞。
1963年,新西兰人罗伊·克尔找到了广义相对论方程的描述旋转黑洞的一族解。这些“克尔”黑洞以恒常速度旋转,其大小与形状只依赖于它们的质量和旋转的速度。
如果旋转为零,黑洞就是完美的球形,这解就和施瓦兹席尔德解一样。如果旋转不为零,黑洞在赤道附近就会鼓出去(正如地球或太阳由于旋转而鼓出去一样),而旋转得越快则鼓得越厉害。由此人们猜测,如将伊斯雷尔的结果推广到包括旋转物体的情形,则任何旋转物体坍缩形成黑洞后,将最后终结于由克尔解描述的一个稳态。
1970年,我在剑桥的一位同事和研究生同学布兰登·卡特为证明此猜测跨出了第一步。他指出,假定一个稳态的旋转黑洞,正如一个自旋的陀螺那样,有一个对称轴,则它的大小和形状,只由它的质量和旋转速度决定。然后我在1971年证明了,任何稳态的旋转黑洞确实有这样的一个对称轴。最后在1973年,在伦敦国王学院任教的大卫·罗宾逊利用卡特和我的结果证明了这猜测是对的:这样的黑洞确实必须是克尔解。这样,在引力坍缩之后,一个黑洞必须最终演变成一种能够旋转,但是不能搏动的态。此外,它的大小和形状,只决定于它的质量和旋转速度,而与坍缩形成黑洞的原先物体的性质无关。此结果因如下一句格言而众所周知:“黑洞没有毛。”“无毛”定理具有巨大的实际重要性,因为它极大地限制了黑洞的可能类型。因此,人们可以制造可能包含黑洞的对象的详细模型,再将此模型的预言和观测相比较。因为在黑洞形成之后,我们所能测量的只是有关坍缩物体的质量和旋转速度,所以“无毛”定理还意味着,有关这物体的非常大量的信息,在黑洞形成时损失了。下一章我们将会理解这个意义。
事件视界,也就是时空中不可逃逸区域的边界,其行为犹如围绕着黑洞的单向膜:物体,譬如粗心的航天员,能通过事件视界落到黑洞里去,但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通过事件视界而逃离黑洞。(记住事件视界是企图逃离黑洞的光在时空中的路径,而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光行进得更快)。人们可以将诗人但丁针对地狱入口所说的话恰到好处地应用于事件视界:“从这里进去的人必须抛弃一切希望。”任何东西或任何人,一旦进入事件视界,就会很快地到达无限致密的区域和时间的终点。
广义相对论预言,运动的重物会导致引力波的辐射,那是以光的速度行进的空间曲率的涟漪。引力波和电磁场的涟漪光波相类似,但是要探测到它则困难得多。引力波引起邻近自由落体之间距离的非常微小的变化,由此可以观察到它。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正在建造一些检测器,将把十万亿亿(1后面跟21个0)分之一的位移,或者把在10英里距离中的比一个原子核还小的位移测量下来。
就像光一样,引力波带走了发射它们的物体的能量。
因为任何运动中的能量都会被引力波的辐射带走,所以可以预料,一个大质量物体的系统最终会趋向于一种不变的状态。(这和扔一块软木到水中的情况相当类似:起先翻上翻下折腾了好一阵,但是随着涟漪将其能量带走,它最终平静下来。)例如,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地球即产生引力波。其能量损失的效应就要改变地球的轨道,使之逐渐越来越接近太阳,最后撞到太阳上,归于一种不变的状态。
在地球和太阳的情形下,能量损失率非常小——大约只能点燃一个小电热器。这意味着要用大约1000亿亿亿年地球才会撞到太阳上,没有必要立即为之担忧!地球轨道改变极其缓慢,根本观测不到。但几年以前,在称为PSR1913+16(PSR表示“脉冲星”,一种特别的发射出射电波规则脉冲的中子星)的系统中观测到这同一效应。
此系统由两个相互围绕着公转的中子星组成,由于引力波辐射,它们的能量损失,使它们相互沿着螺旋线轨道靠近。J·H·泰勒和R·A·荷尔西由于对广义相对论的这一证实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奖。大约3亿年后它们将会碰撞。它们在碰撞之前,将会公转得这么快速,发射出的引力波,足以让像LIGO这样的检测器接收到。
在恒星引力坍缩形成黑洞时,运动会快得多,这样携带走能量的速率就会高得多。因此不用太长的时间就会达到不变的状态。这最终的状态将会是怎样的呢?人们会以为,它将依赖于形成黑洞的恒星的所有复杂特征——不仅它的质量和转动速度,而且恒星不同部分的不同密度以及恒星内气体的复杂运动。而如果黑洞就像坍缩形成它们的原先物体那样变化多端,那么一般来讲,对黑洞作任何预言都会非常困难。
然而,加拿大科学家威纳·伊斯雷尔(他生于柏林,在南非长大,在爱尔兰得到博士学位)在1967年使黑洞研究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伊斯雷尔指出,根据广义相对论,非旋转的黑洞必须是非常简单的;它们是完美的球形,其大小只依赖于它们的质量,并且任何两个这样的同质量的黑洞必须等同。事实上,它们可以用爱因斯坦的特解来描述,这个解是在广义相对论发现后不久的1917年被卡尔·施瓦兹席尔德找到的。起初许多人,其中包括伊斯雷尔本人,认为,既然黑洞必须是完美的球形,一个黑洞只能由一个完美球形物体坍缩形成。因此,任何实际的恒星——从来都不是完美的球形——只会坍缩形成一个裸奇点。
然而,对于伊斯雷尔的结果,一些人,特别是罗杰·彭罗斯和约翰·惠勒提倡一种不同的解释。他们论证道,牵涉恒星坍缩的快速运动表明,其释放出来的引力波使之越来越接近于球形,到它终结于静态的时刻,就变成准确的球形。按照这种观点,任何非旋转恒星,不管其形状和内部结构如何复杂,在引力坍缩之后都将终结于一个完美的球形黑洞,其大小只依赖于它的质量。这种观点得到进一步计算的支持,并且很快就被大家接受。
伊斯雷尔的结果只处理了由非旋转物体形成的黑洞。
1963年,新西兰人罗伊·克尔找到了广义相对论方程的描述旋转黑洞的一族解。这些“克尔”黑洞以恒常速度旋转,其大小与形状只依赖于它们的质量和旋转的速度。
如果旋转为零,黑洞就是完美的球形,这解就和施瓦兹席尔德解一样。如果旋转不为零,黑洞在赤道附近就会鼓出去(正如地球或太阳由于旋转而鼓出去一样),而旋转得越快则鼓得越厉害。由此人们猜测,如将伊斯雷尔的结果推广到包括旋转物体的情形,则任何旋转物体坍缩形成黑洞后,将最后终结于由克尔解描述的一个稳态。
1970年,我在剑桥的一位同事和研究生同学布兰登·卡特为证明此猜测跨出了第一步。他指出,假定一个稳态的旋转黑洞,正如一个自旋的陀螺那样,有一个对称轴,则它的大小和形状,只由它的质量和旋转速度决定。然后我在1971年证明了,任何稳态的旋转黑洞确实有这样的一个对称轴。最后在1973年,在伦敦国王学院任教的大卫·罗宾逊利用卡特和我的结果证明了这猜测是对的:这样的黑洞确实必须是克尔解。这样,在引力坍缩之后,一个黑洞必须最终演变成一种能够旋转,但是不能搏动的态。此外,它的大小和形状,只决定于它的质量和旋转速度,而与坍缩形成黑洞的原先物体的性质无关。此结果因如下一句格言而众所周知:“黑洞没有毛。”“无毛”定理具有巨大的实际重要性,因为它极大地限制了黑洞的可能类型。因此,人们可以制造可能包含黑洞的对象的详细模型,再将此模型的预言和观测相比较。因为在黑洞形成之后,我们所能测量的只是有关坍缩物体的质量和旋转速度,所以“无毛”定理还意味着,有关这物体的非常大量的信息,在黑洞形成时损失了。下一章我们将会理解这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