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超星空文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起核能,人类对核能的研究可谓是由来已久了。
从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盐的实验中,首先发现铀原子核的天然放射性,到居里夫人开创放射性理论,发现钋和镭,再到卢瑟福和索迪发表元素的嬗变理论,提出原子可从一种元素变为另一种元素,一直到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解释了裂变过程中原子质量盈亏的现象,人类对核能的研究一直都在进步,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延伸至实用领域,无论是具有强大心理威慑的战略核武器,还是已经用于民用发电的裂变电站,都在表明人类对原子核中富含的强大能量正在进行一步步的挖掘。
然而,作为核能领域犹如皇冠一般存在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直到今日都还是科学界不断追逐试图掌握的技术。
目前,人们对核聚变的应用还十分粗放,就好像手里明明拿着一把AK47,可是在面对敌人过来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使用,不是用AK47去击伤敌人,而是直接扔出去想要用它砸伤敌人。
是不是有些滑稽?人们十分清楚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要远远超过裂变反应所释放的,可正是因为它释放的能量太过巨大,反而使我们不容易控制它。
所以聚变反应还只能作为一种单纯的杀伤性武器存在,无法被有效的利用起来。
将核能用于民用发电,看起来似乎前景十分美好,但是受限于科学条件,人类目前掌握的核电技术基本还停留在重核裂变的模式,而作为原料的重核不仅储量稀缺,还不可避免带有放射性衰变的特性,所以裂变电站天然就带有潜在的风险。
虽然一般情况下核电站不会出现放射性泄露的情况,但不怕一万就万一,假设碰到了类似强烈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放射性的泄露是无法逃避的困局。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位于福岛县的两座裂变堆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了核蒸汽泄漏,辐射污染波及了周边数十公里,疏散居民数万人,造成了人类使用核能以来较为严重的事故。
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类对核电的利用遭受了最为严重的打击——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共造成六万平方公里受污染,三百多万人遭辐射侵害。
这两场严重事故归根结底的原因,倒不是电站事故本身造成了怎样的危害,而是让人谈虎色变的放射性污染!
与危险的裂变电站比起来,聚变反应堆虽然在技术难度上更加难以控制,但它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聚变电站使用的原料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这两种同位素不仅储量丰富,几乎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而且聚变过程中即使发生泄露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污染,同时由于聚变所需的苛刻条件,一旦反应堆发生故障,它不会像裂变那样一发不可收拾,而是会自发停止运转。
想来大家也已经清楚,核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聚变反应又有着远超裂变反应的优势,不能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岂不是可惜了?
2003年中国加入了国际合作的ITER聚变反应堆计划,正式加快了聚变反应堆研究的步伐,这个ITER反应堆原定于2027年点火,输出功率400兆瓦,年运行时间为5%,而中国还自行研制了CFTER反应堆,输出功率则控制在50到200兆瓦,年运行时间达50%,定于2030年建成并投入实验。
如今,因为周晨的突然介入,这个进度被大大的缩短。
反应堆的可控技术,很大程度上受了周晨那篇《核能释放执行方程》的指导,它将核能释放的过程更加细化,给出了更加明晰的步骤,为人为进行中途的调控提供了可能性。
不过虽然有了全套的建造方案和原理图,实际建造反应堆的时候却依旧会遇到许许多多麻烦,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中间还夹杂着能否进行实用化的问题。
这次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和西南物理研究院特地给周晨寄来邀请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反应堆的建造过程中,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许多解决方案。
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哪怕手里有着巨细无比的方案,工程人员在施工的时候还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时候手里握有全套解决方案的周晨,不就是天然的解决问题的宝库了吗?
这次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和西南物理研究院成功建造了实验型五万吨级聚变反应堆,输出功率达到了1800兆瓦,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
所以这次点火试验,不仅国家高层会悉数到场,外交部也在广发邀请函,全世界重要国家的领导人都在此次邀请之列。
<... -->>
说起核能,人类对核能的研究可谓是由来已久了。
从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盐的实验中,首先发现铀原子核的天然放射性,到居里夫人开创放射性理论,发现钋和镭,再到卢瑟福和索迪发表元素的嬗变理论,提出原子可从一种元素变为另一种元素,一直到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解释了裂变过程中原子质量盈亏的现象,人类对核能的研究一直都在进步,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延伸至实用领域,无论是具有强大心理威慑的战略核武器,还是已经用于民用发电的裂变电站,都在表明人类对原子核中富含的强大能量正在进行一步步的挖掘。
然而,作为核能领域犹如皇冠一般存在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直到今日都还是科学界不断追逐试图掌握的技术。
目前,人们对核聚变的应用还十分粗放,就好像手里明明拿着一把AK47,可是在面对敌人过来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使用,不是用AK47去击伤敌人,而是直接扔出去想要用它砸伤敌人。
是不是有些滑稽?人们十分清楚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要远远超过裂变反应所释放的,可正是因为它释放的能量太过巨大,反而使我们不容易控制它。
所以聚变反应还只能作为一种单纯的杀伤性武器存在,无法被有效的利用起来。
将核能用于民用发电,看起来似乎前景十分美好,但是受限于科学条件,人类目前掌握的核电技术基本还停留在重核裂变的模式,而作为原料的重核不仅储量稀缺,还不可避免带有放射性衰变的特性,所以裂变电站天然就带有潜在的风险。
虽然一般情况下核电站不会出现放射性泄露的情况,但不怕一万就万一,假设碰到了类似强烈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放射性的泄露是无法逃避的困局。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位于福岛县的两座裂变堆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了核蒸汽泄漏,辐射污染波及了周边数十公里,疏散居民数万人,造成了人类使用核能以来较为严重的事故。
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类对核电的利用遭受了最为严重的打击——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共造成六万平方公里受污染,三百多万人遭辐射侵害。
这两场严重事故归根结底的原因,倒不是电站事故本身造成了怎样的危害,而是让人谈虎色变的放射性污染!
与危险的裂变电站比起来,聚变反应堆虽然在技术难度上更加难以控制,但它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聚变电站使用的原料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这两种同位素不仅储量丰富,几乎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而且聚变过程中即使发生泄露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污染,同时由于聚变所需的苛刻条件,一旦反应堆发生故障,它不会像裂变那样一发不可收拾,而是会自发停止运转。
想来大家也已经清楚,核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聚变反应又有着远超裂变反应的优势,不能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岂不是可惜了?
2003年中国加入了国际合作的ITER聚变反应堆计划,正式加快了聚变反应堆研究的步伐,这个ITER反应堆原定于2027年点火,输出功率400兆瓦,年运行时间为5%,而中国还自行研制了CFTER反应堆,输出功率则控制在50到200兆瓦,年运行时间达50%,定于2030年建成并投入实验。
如今,因为周晨的突然介入,这个进度被大大的缩短。
反应堆的可控技术,很大程度上受了周晨那篇《核能释放执行方程》的指导,它将核能释放的过程更加细化,给出了更加明晰的步骤,为人为进行中途的调控提供了可能性。
不过虽然有了全套的建造方案和原理图,实际建造反应堆的时候却依旧会遇到许许多多麻烦,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中间还夹杂着能否进行实用化的问题。
这次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和西南物理研究院特地给周晨寄来邀请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反应堆的建造过程中,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许多解决方案。
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哪怕手里有着巨细无比的方案,工程人员在施工的时候还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时候手里握有全套解决方案的周晨,不就是天然的解决问题的宝库了吗?
这次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和西南物理研究院成功建造了实验型五万吨级聚变反应堆,输出功率达到了1800兆瓦,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
所以这次点火试验,不仅国家高层会悉数到场,外交部也在广发邀请函,全世界重要国家的领导人都在此次邀请之列。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