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陈卫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提问者:安然
时间:2001年3月30日
1、你是何时开始写作的?
陈卫:1988年。
2、你最初写诗,后来写起了小说,其中有何变化?
陈卫:实际上我从来没有有意识地进行诗歌创作,从写作的一开始起,我就自觉是写小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自己不会写诗,不懂诗,并因此很自卑。但到了1993年之后,我突然发现,我的小说就是诗。我只不过不适应句子分行而已。我这里说的“诗”实际上是指诗歌内在的生成方式和生成规律;在这些本质问题上,我的小说就是诗。我认为我的小说只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方法。所有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都是诗,但是指证它的形式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限定在句子分行之类的规范之内。我想,辨别作品是否是诗的标准,可以用贝瑞荪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话来说明:“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因此,我虽然也写了一些诗歌,但也许我心里更重视我的小说写作。
3、你为什么辞掉原来的工作到南京来写小说?
陈卫:我并非一辞掉工作就来南京的。在此次来南京之前,我已于1994至1996年在南京住过两年,并在此间办了黑蓝。此前我还在常州和上海各住过一年。辞去教职是必然的,而经常搬动、以及最终选择南京却并非刻意,它可能与我个人的写作属性有关--我发现:跑动利于我的写作;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出游一次,不这样就很难受。此外我确实喜欢南京这座城市,我小的时候,来过一次南京,感觉特别好,因为南京的树多,也因为南京市民因其本真的粗疏而致的待人宽容。南京市民很少排外,外地人来这座城市易于瞬间适应。
4、印象中你的写作极为严肃,发表作品也很谨慎,你出于什么考虑?
陈卫:如同来南京的缘由一样,这完全服从于我个人写作内部的属性,而并非刻意。一个人,只能按自己的方式写作和行使与写作相关的生活。我不是有意要使我的写作“显得严肃”甚至常常我都想不“严肃”一下,但那都是我的先天不足;一个人只能走自己的这条路。实际上,我没感到我“严肃”这就是我本来的样子。
5、听说你在1992年19岁时就辞了职,这么多年来你主要靠什么维持生存?生活上有困难吗?
陈卫:早年全靠父母支持。1998年之后,我父母再也无力资助,我女友开始上班,工资恰好够我们的所有开销。我们没有一分钱存款,谢天谢地,我们很少生病。不过我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都已创造,再高一些的欲望,比如数码啊、房子啊、汽车啊,有就有,没有也怪不了谁,因为我要写作,并且只能按自己的方式慢慢地、少少地写。
6、你的小说中修改次数最多的是哪篇,改了多少次?
陈卫:说实话,修改次数并不是衡量作品是否优秀以及写作者对自己作品是否苛严的标准。而且我也不知道“修改次数”究竟该如何计算,因为我好象觉得自己随时都在改。每次读自己没写完和已完成的作品,都在改,即便它们已经发表,我还是会改,除非感到它们确实已经完全定型,不能再改动一处。
7、你最早提出“70后”作家群的概念,初衷是什么?
陈卫:与其说我对“70后”作家有什么初衷,不如说我对整个中国新作家有什么盼望。这样的盼望笼统地写在黑蓝创刊号的发刊七言里,当然,后来的事实一次次地提醒我,我当初把所谓的“70后”想得太美好了。实际上,编选黑蓝第二期时,我已经感到了我的理想化,因为当时“70后”来稿的情况就很不让人满意,第二期只有一个人是“70后”
8、后来“70后”的变化是不是让你很伤心?
陈卫:伤心总是难免的。同时为此伤心也是滑稽的、可笑的。因为“70后”的写作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全权负责得了的。我的首要甚至惟一任务,是为我自己的作品负责。是鸡是凤,自己成全自己。
9、你觉得你的写作与卫慧、棉棉们有什么不同?
陈卫:我觉得首先主要是写作动机的不同吧。写作方式、写作目的,都不一样。从她们几年来的事实本身来看,她们渴盼的是成功,是成为少男少女的偶像,写作只是她们抵达成功、名利双收的工具。我的目的是要通过写作不断扩展我的思想疆域和提升我的生命境界,并且它们最终的指证仍必须通过创作本身、而非创作之外的生活信息;这是一件做到死也无法完全满意的事。<... -->>
提问者:安然
时间:2001年3月30日
1、你是何时开始写作的?
陈卫:1988年。
2、你最初写诗,后来写起了小说,其中有何变化?
陈卫:实际上我从来没有有意识地进行诗歌创作,从写作的一开始起,我就自觉是写小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自己不会写诗,不懂诗,并因此很自卑。但到了1993年之后,我突然发现,我的小说就是诗。我只不过不适应句子分行而已。我这里说的“诗”实际上是指诗歌内在的生成方式和生成规律;在这些本质问题上,我的小说就是诗。我认为我的小说只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方法。所有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都是诗,但是指证它的形式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限定在句子分行之类的规范之内。我想,辨别作品是否是诗的标准,可以用贝瑞荪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话来说明:“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因此,我虽然也写了一些诗歌,但也许我心里更重视我的小说写作。
3、你为什么辞掉原来的工作到南京来写小说?
陈卫:我并非一辞掉工作就来南京的。在此次来南京之前,我已于1994至1996年在南京住过两年,并在此间办了黑蓝。此前我还在常州和上海各住过一年。辞去教职是必然的,而经常搬动、以及最终选择南京却并非刻意,它可能与我个人的写作属性有关--我发现:跑动利于我的写作;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出游一次,不这样就很难受。此外我确实喜欢南京这座城市,我小的时候,来过一次南京,感觉特别好,因为南京的树多,也因为南京市民因其本真的粗疏而致的待人宽容。南京市民很少排外,外地人来这座城市易于瞬间适应。
4、印象中你的写作极为严肃,发表作品也很谨慎,你出于什么考虑?
陈卫:如同来南京的缘由一样,这完全服从于我个人写作内部的属性,而并非刻意。一个人,只能按自己的方式写作和行使与写作相关的生活。我不是有意要使我的写作“显得严肃”甚至常常我都想不“严肃”一下,但那都是我的先天不足;一个人只能走自己的这条路。实际上,我没感到我“严肃”这就是我本来的样子。
5、听说你在1992年19岁时就辞了职,这么多年来你主要靠什么维持生存?生活上有困难吗?
陈卫:早年全靠父母支持。1998年之后,我父母再也无力资助,我女友开始上班,工资恰好够我们的所有开销。我们没有一分钱存款,谢天谢地,我们很少生病。不过我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都已创造,再高一些的欲望,比如数码啊、房子啊、汽车啊,有就有,没有也怪不了谁,因为我要写作,并且只能按自己的方式慢慢地、少少地写。
6、你的小说中修改次数最多的是哪篇,改了多少次?
陈卫:说实话,修改次数并不是衡量作品是否优秀以及写作者对自己作品是否苛严的标准。而且我也不知道“修改次数”究竟该如何计算,因为我好象觉得自己随时都在改。每次读自己没写完和已完成的作品,都在改,即便它们已经发表,我还是会改,除非感到它们确实已经完全定型,不能再改动一处。
7、你最早提出“70后”作家群的概念,初衷是什么?
陈卫:与其说我对“70后”作家有什么初衷,不如说我对整个中国新作家有什么盼望。这样的盼望笼统地写在黑蓝创刊号的发刊七言里,当然,后来的事实一次次地提醒我,我当初把所谓的“70后”想得太美好了。实际上,编选黑蓝第二期时,我已经感到了我的理想化,因为当时“70后”来稿的情况就很不让人满意,第二期只有一个人是“70后”
8、后来“70后”的变化是不是让你很伤心?
陈卫:伤心总是难免的。同时为此伤心也是滑稽的、可笑的。因为“70后”的写作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全权负责得了的。我的首要甚至惟一任务,是为我自己的作品负责。是鸡是凤,自己成全自己。
9、你觉得你的写作与卫慧、棉棉们有什么不同?
陈卫:我觉得首先主要是写作动机的不同吧。写作方式、写作目的,都不一样。从她们几年来的事实本身来看,她们渴盼的是成功,是成为少男少女的偶像,写作只是她们抵达成功、名利双收的工具。我的目的是要通过写作不断扩展我的思想疆域和提升我的生命境界,并且它们最终的指证仍必须通过创作本身、而非创作之外的生活信息;这是一件做到死也无法完全满意的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