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仙侠魔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笑,屈指掐算,转眼占毕,笑道:“原来你老哥也是风流种。”
辛钘哈哈大笑:“这个你不说我亦知道,但和崔湜有何关系?”
紫琼道:“这个崔湜实是个明忘八,原来他已有妻子,还是个貌美如花的美人儿,这趟为求保命,除了太平公主为他说情,还把妻子送进太子宫,让你老哥来享用。东宫近日有人散布无名帖,说道:‘托庸才于主第,进艳妇于春宫。’说的就是这个崔湜。”
辛钘听罢,登时张大嘴巴:“老哥他……他竟做出这等事。”
这日,辛钘才一进宫,高力士接脚便到,说李隆基有急事召见。辛钘知道必定有什么重要事情,不敢耽搁,哥儿俩同往东宫去。
辛钘一来到东宫,却见李隆基和王琚正在堂上说话,辛钘大喜,急步上前先叩见太子,便与王琚道:“王兄,你何时回来长安?晓昕姑娘好吗?”
王琚道:“托福,托福,这一向还好。”王琚参与王同皎密谋,避走江都,以卖字为生,李隆基当上太子,立即召他回京,叫他当太子司直,打算让王琚长伴身边,今天他是特来向李隆基叩谢。
三人同坐在一个榻席,互叙旧情,渐渐谈到政事上,王琚道:“我前时身在远地,对太平公主的事亦有所闻。之前韦后谋害君主,人心不服,杀她自不艰难,但太平公主不同,她有当年武后的作风,凶狠狡猾,况且不少大臣都是她爪牙,不能不让我暗暗忧虑。”
李隆基叹道:“其实我常为此事烦恼,父王和她是一母同胞,目前只剩下太平公主,要是我做得过绝,恐怕父王伤心,但又不能置之不理,再这样下去,姑母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随时会祸及朝廷。”
王琚摇头道:“要知天子的孝道,绝不同一般小民百姓,天子的孝道是为求国家安定,又怎能顾全小节!”
李隆基问辛钘:“老弟认为如何?”
辛钘笑道:“这当真是问道于盲,我对政事可说一窍不通。饶是这样,在我这个不通政事的人来看,太平公主这般做作,老哥实在不能不防。”
李隆基暗想:“连老弟都看出姑母不妥,事态恐怕已相当严重了。”
自此,辛钘在紫琼的帮助下,不时将太平公主和其党羽的阴谋告诉李隆基,让他好作防备。果然每件事情都能一一应验,实教李隆基惊佩不已。
光阴似箭,历夏经秋,转眼又过一年。
小雀儿为辛钘生了一个女儿,尚方映雪和筠儿各生了一个男儿。辛钘身为人父,自然高与万分,每个儿女除了母亲外,还各请乳母细心照顾。
这段日子,太平公主对李隆基日益顾虑,可恨每次挑拨诬陷,李旦总是不愿废掉太子。一日天上出现慧星,太平公主计上心头,欲藉此机会让李旦忌恨太子,遂收买一名术士与李旦说:“慧星出现,是除旧布新的先兆,目前‘帝星’和‘心前星’发生变化,皇太子将成帝统,请陛下传位为是。”
李旦听见,正合心意,他早就想要退位,只因一直找不着借口,当下道:“朕早有让位之意,现天象显兆,正是传德避灾之时,朕决定传位给太子。”
太平公主得知,暗骂道:“当真弄巧成拙,这还了得?”
当下召集党羽,全部出动上疏劝阻,接连数十奏本进去,全都石沉大海。太平公主急了,亲自去见李旦,但皇帝心意已决,任她口吐莲花,皇帝总是不听。
只好另派人劝李隆基,叫他固辞。
李隆基忙奔入宫请求辞让。李旦道:“你若是孝子,就不要在我灵柩前登极。不用再多说,给我退下。”李隆基无奈,只好退出。
两天后李旦下诏,传位给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知道李隆基极难驾御,如何都要拖着李旦才行,便向李旦道:“既然决定传位太子,但目前太子年轻,恐怕不行,大事情总得要你来抓。”李旦想想亦是,遂点头应承。
李旦召李隆基道:“我虽传位给你,但军国大事,我会分出时间处理。”
八月三日,李隆基登极称帝,尊父亲李旦为太上皇,太上皇自称“朕”,每隔五天登太极殿接见朝臣。皇帝自称“予”,每天登武德殿处理国事。重大军国决策,全由太上皇决定;其它由皇帝自决。是年,李隆基二十九岁。
数日后,李隆基封太子妃王倚翠为皇后。封皇子许昌王李嗣直为郯王、皇子真定王李嗣谦为郢王。一个月后,迎接武盏盈进宫,爱宠愈增。
太平公主仗恃太上皇的支持,掌握大权,干涉政治,与李隆基之间怨恨日增,朝廷七位宰相中,有五位是太平公主推荐,五人里只有陆象先并非她的心腹。
其它文武百官,泰半依附她。
窦怀贞向太平公主建议,打算收买宫女在“赤箭粉”里下毒。皆因皇帝身边美女如云,多会凭借补药壮阳。“赤箭”是帝王常用的补药之一,又名离母,也叫做鬼督邮,具杀毒驱邪之效,长期服用,能增长阳jù,房事持久。李隆基少年好色,自二十岁起,就开始服用。
太平公主听后,暗道:“既然有人代为出手,我就不算违了魔门规矩。”当即点头赞许,说道:“很好,这事就交由你处理,但此事越少人知越好。”
辛钘从紫琼口中得知此事,知道事态严重,连夜入宫通知李隆基,碰巧李隆基和武盏盈在寝宫办事,不由急得不住跳脚。
高力士在李隆基当太子时,便已在身边服侍,看见辛钘这个模样,笑问道:“少卿星夜进宫,莫非有什么重大要事。”
辛钘道:“是十万火急的大事情。”当下挨到高力士身旁,把事情说了。
高力士听毕,惊愕得张口结舌:“这……这事你从何得知?”
辛钘急道:“总之是千真万确,高大哥必须尽快通知皇上。”
高力士骤然想起什么,惊道:“不好了,刚才……刚才宫女已把”赤箭粉“送进寝宫。”辛钘当即呆住,忙推着高力士:“快去,快去,再迟一步恐怕……”高士力也不待他说完,飞也似的往寝宫奔去。辛钘连忙跟随在后,只见高力士也不理会宫女拦阻,一边大叫皇上,一边抢入寝室。辛钘在室外止步,不敢进去。
这时李隆基正趴在武盏盈身上,腰股不住晃动,兀自抽送不息。忽听得外面高力士的叫声,也自一呆,心知高力士向来善解人意,决不会无缘无故闯进来,当下抽出龙枪,刚拉过被子盖住武盏盈身体,高力士已奔了进来。
李隆基问道:“什么事如此惊慌?”
高力士叫道:“皇上,那……那赤箭粉……”奔到几案前,见赤箭粉好端端的放在杯子里,心下一宽,浑身倏忽一软,坐倒在地上。
李隆基心下奇怪,问道:“赤箭粉什么事?”高力士回过气来,便将辛钘进宫的事说了。李隆基吃了一惊,他知辛钘并不知道自已有服赤箭粉的习惯,如此说,这事看似不假。李隆基穿回衣服,走出寝室去见辛钘。
高力士立即吩咐宫外卫士,马上捉拿那个宫女。
李隆基听完辛钘的说话,知道事情紧急,忙向高力士道:“快传王琚和崔日用。”高力士令命而去。
辛钘接着道:“紫琼同时算出,太平公主将在本月四日发动政变,计划命常元楷、李慈二人率领禁军进武德殿,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在南牙率卫军响应。紫琼说,右散骑常侍魏知古亦得知此事,打算明早与皇上密报。”
李隆基笑道:“紫琼姑娘果然厉害,箕坐家中便能知天下事。”
辛钘道:“前时若无这些人的姓名八字,再有本事也枉然,恐怕连神仙也算不出来。”
李隆基道:“今次老弟又救了我一命,功劳之大,朝中无人能及。每次要赐你官爵,你都不要,真是没你办法。”
辛钘笑道:“老哥你现在虽登极为帝,但在我心里,仍是我的老哥,你我是好兄弟,彼此丹诚相许,光是这分感情,什么都难以代替,对吗?”
李隆基道:“能够认识老弟,实是你老哥的福气。一句说话,只要老弟想要什么,千万不要和老哥客气。”
说话甫落,便见王琚、崔日用二人在高力士引领下,匆匆走了进来。李隆基招呼他们坐下,并说出刚才的情形。
王琚也自一惊,说道:“看此形势,咱们必须先发制人才是。”
崔日用接口道:“其实太平公主阴谋叛乱已有多时,当初皇上在东宫时,仍是臣子身分,若要讨伐,顾忌必多。而今已身登宝座,只消一道诏书,谁敢反抗!万一叛徒政变成功,恐怕后悔不及,请皇上三思。”
李隆基点头道:“说得虽对,只怕惊动太上皇。”
崔日用道:“天子的孝道,在于安定四海,倘若无法安国,孝道何在?臣请皇上先掌握禁军,马上逮捕叛徒,保证绝不惊动太上皇。”
李隆基点头同意,决定展开行动。
笑,屈指掐算,转眼占毕,笑道:“原来你老哥也是风流种。”
辛钘哈哈大笑:“这个你不说我亦知道,但和崔湜有何关系?”
紫琼道:“这个崔湜实是个明忘八,原来他已有妻子,还是个貌美如花的美人儿,这趟为求保命,除了太平公主为他说情,还把妻子送进太子宫,让你老哥来享用。东宫近日有人散布无名帖,说道:‘托庸才于主第,进艳妇于春宫。’说的就是这个崔湜。”
辛钘听罢,登时张大嘴巴:“老哥他……他竟做出这等事。”
这日,辛钘才一进宫,高力士接脚便到,说李隆基有急事召见。辛钘知道必定有什么重要事情,不敢耽搁,哥儿俩同往东宫去。
辛钘一来到东宫,却见李隆基和王琚正在堂上说话,辛钘大喜,急步上前先叩见太子,便与王琚道:“王兄,你何时回来长安?晓昕姑娘好吗?”
王琚道:“托福,托福,这一向还好。”王琚参与王同皎密谋,避走江都,以卖字为生,李隆基当上太子,立即召他回京,叫他当太子司直,打算让王琚长伴身边,今天他是特来向李隆基叩谢。
三人同坐在一个榻席,互叙旧情,渐渐谈到政事上,王琚道:“我前时身在远地,对太平公主的事亦有所闻。之前韦后谋害君主,人心不服,杀她自不艰难,但太平公主不同,她有当年武后的作风,凶狠狡猾,况且不少大臣都是她爪牙,不能不让我暗暗忧虑。”
李隆基叹道:“其实我常为此事烦恼,父王和她是一母同胞,目前只剩下太平公主,要是我做得过绝,恐怕父王伤心,但又不能置之不理,再这样下去,姑母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随时会祸及朝廷。”
王琚摇头道:“要知天子的孝道,绝不同一般小民百姓,天子的孝道是为求国家安定,又怎能顾全小节!”
李隆基问辛钘:“老弟认为如何?”
辛钘笑道:“这当真是问道于盲,我对政事可说一窍不通。饶是这样,在我这个不通政事的人来看,太平公主这般做作,老哥实在不能不防。”
李隆基暗想:“连老弟都看出姑母不妥,事态恐怕已相当严重了。”
自此,辛钘在紫琼的帮助下,不时将太平公主和其党羽的阴谋告诉李隆基,让他好作防备。果然每件事情都能一一应验,实教李隆基惊佩不已。
光阴似箭,历夏经秋,转眼又过一年。
小雀儿为辛钘生了一个女儿,尚方映雪和筠儿各生了一个男儿。辛钘身为人父,自然高与万分,每个儿女除了母亲外,还各请乳母细心照顾。
这段日子,太平公主对李隆基日益顾虑,可恨每次挑拨诬陷,李旦总是不愿废掉太子。一日天上出现慧星,太平公主计上心头,欲藉此机会让李旦忌恨太子,遂收买一名术士与李旦说:“慧星出现,是除旧布新的先兆,目前‘帝星’和‘心前星’发生变化,皇太子将成帝统,请陛下传位为是。”
李旦听见,正合心意,他早就想要退位,只因一直找不着借口,当下道:“朕早有让位之意,现天象显兆,正是传德避灾之时,朕决定传位给太子。”
太平公主得知,暗骂道:“当真弄巧成拙,这还了得?”
当下召集党羽,全部出动上疏劝阻,接连数十奏本进去,全都石沉大海。太平公主急了,亲自去见李旦,但皇帝心意已决,任她口吐莲花,皇帝总是不听。
只好另派人劝李隆基,叫他固辞。
李隆基忙奔入宫请求辞让。李旦道:“你若是孝子,就不要在我灵柩前登极。不用再多说,给我退下。”李隆基无奈,只好退出。
两天后李旦下诏,传位给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知道李隆基极难驾御,如何都要拖着李旦才行,便向李旦道:“既然决定传位太子,但目前太子年轻,恐怕不行,大事情总得要你来抓。”李旦想想亦是,遂点头应承。
李旦召李隆基道:“我虽传位给你,但军国大事,我会分出时间处理。”
八月三日,李隆基登极称帝,尊父亲李旦为太上皇,太上皇自称“朕”,每隔五天登太极殿接见朝臣。皇帝自称“予”,每天登武德殿处理国事。重大军国决策,全由太上皇决定;其它由皇帝自决。是年,李隆基二十九岁。
数日后,李隆基封太子妃王倚翠为皇后。封皇子许昌王李嗣直为郯王、皇子真定王李嗣谦为郢王。一个月后,迎接武盏盈进宫,爱宠愈增。
太平公主仗恃太上皇的支持,掌握大权,干涉政治,与李隆基之间怨恨日增,朝廷七位宰相中,有五位是太平公主推荐,五人里只有陆象先并非她的心腹。
其它文武百官,泰半依附她。
窦怀贞向太平公主建议,打算收买宫女在“赤箭粉”里下毒。皆因皇帝身边美女如云,多会凭借补药壮阳。“赤箭”是帝王常用的补药之一,又名离母,也叫做鬼督邮,具杀毒驱邪之效,长期服用,能增长阳jù,房事持久。李隆基少年好色,自二十岁起,就开始服用。
太平公主听后,暗道:“既然有人代为出手,我就不算违了魔门规矩。”当即点头赞许,说道:“很好,这事就交由你处理,但此事越少人知越好。”
辛钘从紫琼口中得知此事,知道事态严重,连夜入宫通知李隆基,碰巧李隆基和武盏盈在寝宫办事,不由急得不住跳脚。
高力士在李隆基当太子时,便已在身边服侍,看见辛钘这个模样,笑问道:“少卿星夜进宫,莫非有什么重大要事。”
辛钘道:“是十万火急的大事情。”当下挨到高力士身旁,把事情说了。
高力士听毕,惊愕得张口结舌:“这……这事你从何得知?”
辛钘急道:“总之是千真万确,高大哥必须尽快通知皇上。”
高力士骤然想起什么,惊道:“不好了,刚才……刚才宫女已把”赤箭粉“送进寝宫。”辛钘当即呆住,忙推着高力士:“快去,快去,再迟一步恐怕……”高士力也不待他说完,飞也似的往寝宫奔去。辛钘连忙跟随在后,只见高力士也不理会宫女拦阻,一边大叫皇上,一边抢入寝室。辛钘在室外止步,不敢进去。
这时李隆基正趴在武盏盈身上,腰股不住晃动,兀自抽送不息。忽听得外面高力士的叫声,也自一呆,心知高力士向来善解人意,决不会无缘无故闯进来,当下抽出龙枪,刚拉过被子盖住武盏盈身体,高力士已奔了进来。
李隆基问道:“什么事如此惊慌?”
高力士叫道:“皇上,那……那赤箭粉……”奔到几案前,见赤箭粉好端端的放在杯子里,心下一宽,浑身倏忽一软,坐倒在地上。
李隆基心下奇怪,问道:“赤箭粉什么事?”高力士回过气来,便将辛钘进宫的事说了。李隆基吃了一惊,他知辛钘并不知道自已有服赤箭粉的习惯,如此说,这事看似不假。李隆基穿回衣服,走出寝室去见辛钘。
高力士立即吩咐宫外卫士,马上捉拿那个宫女。
李隆基听完辛钘的说话,知道事情紧急,忙向高力士道:“快传王琚和崔日用。”高力士令命而去。
辛钘接着道:“紫琼同时算出,太平公主将在本月四日发动政变,计划命常元楷、李慈二人率领禁军进武德殿,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在南牙率卫军响应。紫琼说,右散骑常侍魏知古亦得知此事,打算明早与皇上密报。”
李隆基笑道:“紫琼姑娘果然厉害,箕坐家中便能知天下事。”
辛钘道:“前时若无这些人的姓名八字,再有本事也枉然,恐怕连神仙也算不出来。”
李隆基道:“今次老弟又救了我一命,功劳之大,朝中无人能及。每次要赐你官爵,你都不要,真是没你办法。”
辛钘笑道:“老哥你现在虽登极为帝,但在我心里,仍是我的老哥,你我是好兄弟,彼此丹诚相许,光是这分感情,什么都难以代替,对吗?”
李隆基道:“能够认识老弟,实是你老哥的福气。一句说话,只要老弟想要什么,千万不要和老哥客气。”
说话甫落,便见王琚、崔日用二人在高力士引领下,匆匆走了进来。李隆基招呼他们坐下,并说出刚才的情形。
王琚也自一惊,说道:“看此形势,咱们必须先发制人才是。”
崔日用接口道:“其实太平公主阴谋叛乱已有多时,当初皇上在东宫时,仍是臣子身分,若要讨伐,顾忌必多。而今已身登宝座,只消一道诏书,谁敢反抗!万一叛徒政变成功,恐怕后悔不及,请皇上三思。”
李隆基点头道:“说得虽对,只怕惊动太上皇。”
崔日用道:“天子的孝道,在于安定四海,倘若无法安国,孝道何在?臣请皇上先掌握禁军,马上逮捕叛徒,保证绝不惊动太上皇。”
李隆基点头同意,决定展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