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并州李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如周景他们所料,当候览等人知道这件事情后,立刻要求周景等人全面配合朝廷推广此事,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让每个骑兵都装备上双边马镫。虽然严格来说,这些都只是地方守将负责的事情,但用那些宦官们的话,这件事情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要做好做大做到最完善。
宦官们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利用这件事情将更多的士大夫牵扯进来,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事实上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在之前他们已经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让众多士大夫们没办法专心寻找贤明的后继者,理由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毕竟,作为拥有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宦官们,又怎么可能在知道双边马镫这件事情的时候,才琢磨起如果拖自己的政治敌人的后腿呢?如果这样的话,当初他们又怎么可能扳倒一大堆的士大夫?
而周景等人在知道这种情况后,也立刻做出了反应,不断正式上疏朝廷,还将之前李义发明的算盘也一同提交了上来。嗯?拖了这么久也行?送上来不得先检测一下?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要封赏!在他们的口中,李义简直就是上天派给大汉的人,所以理应封官、赏钱、赐宝物,总之怎么过分怎么提。而对此,候览他们自然不可能同意,但当他们反对时,周景等人就直接将问题抛给了他们。慢慢的,宦官和士大夫们开始在朝堂之上,为了如何赏赐李义争吵了起来。
听起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他们不是很忙吗?不是要寻找继承人吗?咋这么有闲情逸致的拿一个小鬼头来当由头吵架?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不管是宦官还是这些士大夫,自然不可能自己跑去寻找继承人,而是交给手下人去办理。
两边这么做的目的,都是希望将对方的注意力放在封赏这件事情上,哪怕只能分散一点点也是好的。当然了,除了李义这件事情之外,他们争吵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官员的升迁、封赏还有各种各样的由头,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对方猜不透自己的真正目的,或者说目标。
而这一切,随着刘志的病逝变得更加的严重,国不可一日无君!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依附于皇权的宦官们。因为没有了皇帝的庇护,单凭借窦皇后,嗯……如今是窦太后了。凭借窦太后的庇护,宦官又怎么可能和手握实权的士大夫们斗呢?
虽然依附于宦官的人非常多,但士族才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力量。而候览等人,面对士大夫们的不断逼迫,最终也只能放弃曾经的那些选择,配合诸人飞快的选定了后继者的人选。
刘宏!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曾祖父乃是河间孝王刘开,今年刚满10岁。对于士大夫、宦官甚至是准备成为外戚的窦武来说,这都是非常让人满意的选择。毕竟,比起一个20多岁有自己主张的人来做皇帝,只有10岁的娃娃显然更加容易操控。
嗯……当然了,士大夫们之所以做出如此的选择,也是为了朝廷的未来,他们相信,在窦武、陈蕃、刘淑这三位被称为三君的贤臣辅佐下,刘宏一定会成为一名贤明的帝王,同时给士大夫群体带来更多的利益。
不过这一切和李义并没有什么关系,嗯……或者说应该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因为在这之前,朝廷给李义的奖赏发下来了。一些赏钱,一套乌金狻猊铠以及一杆天龙破城戟。
“据传说,这套铠甲和兵器是昔日项籍所有,后被朝廷得到就一直被藏在了兵库之中。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作为封赏赏给阿义你,不过……”桥玄看着这套铠甲和兵器不断赞叹着。
在这个时代,基本上是文武不分家的,又或者说,大部分的文官都曾经做过武官。而桥玄就是如此,身为度辽将军,他又怎么看不出这套盔甲和兵器均是难得的神兵宝甲呢?如果他今年不过3、40岁的话,恐怕真的会动心和李义争抢的说。
“真的是昔日项籍所用?”李义看着这套铠甲和兵器好奇的问道,对于盔甲,他只是觉得很帅,那戟却是让他非常喜欢。
听到李义的话,桥玄顿时苦笑道,“这就很难知道了,毕竟那项籍都已经死了快400年了……”
闻言,李义稍微有些失望,不过这些失望也只有一点而已,尤其在感受到铠甲以及兵器上传来的质感后,“未来,我李义会让它们再次扬名天下!世人到时候就会说,这是飞将李义用过的神兵宝甲!”
“有志气!”桥玄闻言自然大喜,而李彦则再次苦笑。他发现自己这个儿子似乎从来就没有把那不得为朝廷效力的祖训放在心上。但对此,虽然李彦希望教训他一番,却找不到任何的理由。因为,李义实在是太过于出色了,出色到李彦不得不承认,如果李义不能做官的话,绝对是这个天下的损失。
168年,1月,刘宏正式继承皇帝位,改年号为建宁,并任命陈蕃为太傅,窦武为大将军,同司徒胡广共参录尚书事。东汉不设丞相,大部分的实权都由尚书台来处理,而录尚书事,就是尚书台的负责人,总领所有政务。
如此一来,权利就不会太过于容易的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皇帝的权利也就会变得更大了。
紧接着,又是一轮大赦天下,新皇帝登基总是喜欢干这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新皇的登基,代表着宦官和士大夫之间的斗争将再次升级。毕竟有什么时候比在皇帝年幼的时候来做,更加简单容易的吗?
“灵帝登基是哪一年来着?唉,我只记得黄巾之乱是光和7年啊……”李义无奈的想着,不过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但他还是清楚,灵帝的登基,意味着距离黄巾之乱的到来已经越来越近了。
正如周景他们所料,当候览等人知道这件事情后,立刻要求周景等人全面配合朝廷推广此事,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让每个骑兵都装备上双边马镫。虽然严格来说,这些都只是地方守将负责的事情,但用那些宦官们的话,这件事情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要做好做大做到最完善。
宦官们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利用这件事情将更多的士大夫牵扯进来,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事实上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在之前他们已经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让众多士大夫们没办法专心寻找贤明的后继者,理由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毕竟,作为拥有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宦官们,又怎么可能在知道双边马镫这件事情的时候,才琢磨起如果拖自己的政治敌人的后腿呢?如果这样的话,当初他们又怎么可能扳倒一大堆的士大夫?
而周景等人在知道这种情况后,也立刻做出了反应,不断正式上疏朝廷,还将之前李义发明的算盘也一同提交了上来。嗯?拖了这么久也行?送上来不得先检测一下?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要封赏!在他们的口中,李义简直就是上天派给大汉的人,所以理应封官、赏钱、赐宝物,总之怎么过分怎么提。而对此,候览他们自然不可能同意,但当他们反对时,周景等人就直接将问题抛给了他们。慢慢的,宦官和士大夫们开始在朝堂之上,为了如何赏赐李义争吵了起来。
听起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他们不是很忙吗?不是要寻找继承人吗?咋这么有闲情逸致的拿一个小鬼头来当由头吵架?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不管是宦官还是这些士大夫,自然不可能自己跑去寻找继承人,而是交给手下人去办理。
两边这么做的目的,都是希望将对方的注意力放在封赏这件事情上,哪怕只能分散一点点也是好的。当然了,除了李义这件事情之外,他们争吵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官员的升迁、封赏还有各种各样的由头,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对方猜不透自己的真正目的,或者说目标。
而这一切,随着刘志的病逝变得更加的严重,国不可一日无君!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依附于皇权的宦官们。因为没有了皇帝的庇护,单凭借窦皇后,嗯……如今是窦太后了。凭借窦太后的庇护,宦官又怎么可能和手握实权的士大夫们斗呢?
虽然依附于宦官的人非常多,但士族才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力量。而候览等人,面对士大夫们的不断逼迫,最终也只能放弃曾经的那些选择,配合诸人飞快的选定了后继者的人选。
刘宏!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曾祖父乃是河间孝王刘开,今年刚满10岁。对于士大夫、宦官甚至是准备成为外戚的窦武来说,这都是非常让人满意的选择。毕竟,比起一个20多岁有自己主张的人来做皇帝,只有10岁的娃娃显然更加容易操控。
嗯……当然了,士大夫们之所以做出如此的选择,也是为了朝廷的未来,他们相信,在窦武、陈蕃、刘淑这三位被称为三君的贤臣辅佐下,刘宏一定会成为一名贤明的帝王,同时给士大夫群体带来更多的利益。
不过这一切和李义并没有什么关系,嗯……或者说应该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因为在这之前,朝廷给李义的奖赏发下来了。一些赏钱,一套乌金狻猊铠以及一杆天龙破城戟。
“据传说,这套铠甲和兵器是昔日项籍所有,后被朝廷得到就一直被藏在了兵库之中。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作为封赏赏给阿义你,不过……”桥玄看着这套铠甲和兵器不断赞叹着。
在这个时代,基本上是文武不分家的,又或者说,大部分的文官都曾经做过武官。而桥玄就是如此,身为度辽将军,他又怎么看不出这套盔甲和兵器均是难得的神兵宝甲呢?如果他今年不过3、40岁的话,恐怕真的会动心和李义争抢的说。
“真的是昔日项籍所用?”李义看着这套铠甲和兵器好奇的问道,对于盔甲,他只是觉得很帅,那戟却是让他非常喜欢。
听到李义的话,桥玄顿时苦笑道,“这就很难知道了,毕竟那项籍都已经死了快400年了……”
闻言,李义稍微有些失望,不过这些失望也只有一点而已,尤其在感受到铠甲以及兵器上传来的质感后,“未来,我李义会让它们再次扬名天下!世人到时候就会说,这是飞将李义用过的神兵宝甲!”
“有志气!”桥玄闻言自然大喜,而李彦则再次苦笑。他发现自己这个儿子似乎从来就没有把那不得为朝廷效力的祖训放在心上。但对此,虽然李彦希望教训他一番,却找不到任何的理由。因为,李义实在是太过于出色了,出色到李彦不得不承认,如果李义不能做官的话,绝对是这个天下的损失。
168年,1月,刘宏正式继承皇帝位,改年号为建宁,并任命陈蕃为太傅,窦武为大将军,同司徒胡广共参录尚书事。东汉不设丞相,大部分的实权都由尚书台来处理,而录尚书事,就是尚书台的负责人,总领所有政务。
如此一来,权利就不会太过于容易的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皇帝的权利也就会变得更大了。
紧接着,又是一轮大赦天下,新皇帝登基总是喜欢干这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新皇的登基,代表着宦官和士大夫之间的斗争将再次升级。毕竟有什么时候比在皇帝年幼的时候来做,更加简单容易的吗?
“灵帝登基是哪一年来着?唉,我只记得黄巾之乱是光和7年啊……”李义无奈的想着,不过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但他还是清楚,灵帝的登基,意味着距离黄巾之乱的到来已经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