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陈思楷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了一学期音乐鉴赏课,到了最后伟大的李先生居然出乎众人意料,出了个与“音乐”没什么关系的话题作作业“折磨”吾等无知小辈——“论人才成功诸要素间的关系”这一看头就大了,想撞墙而死又怕疼只好装傻保持沉默。不说别人,就说自己,一时真不知如何下笔。人才?成功?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写东西要从我从身边写起,要讲究真实,不能捏造,捏造是可耻的,是对读者最不负责的表现——我似乎不是什么大人才,也没所谓的比较大的成功过。我是固执之人,觉得此话题没必要直接入手,否则显得“纸上谈兵”或“故作高深”相信其他人肯定会横冲直撞,以大量生硬的文字来诠释大成功的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甚至有人干脆直接从网上大胆地借用一些。我一直认为网上的很多东西很可能比我写的还差,所以一般不采取拷贝的方式,最多是借鉴。不过,今天,我连借鉴的念头都没有了,因为我想通过自己比较熟悉、拿手的“写一首好诗或征服一个坏女人”来诠释“人才成功诸要素间的关系”从这两点入手,可能我还能瞎掰点什么骗骗瞪着大眼在昏黄的灯光下读我文章的人。
先说“写一首好诗”在瞎掰之前我必须公开老底:我还没写过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好诗,虽然已习诗多年。这算违背了我敬爱的老师教导的原则,但相比生硬的谈天说地故弄玄虚比较不离谱,所以我豁出去了——
成功分大小“写一首好诗”算是小成功了。中国能写出一首真正的好诗的诗人有多少?其实屈指可数,很多只能说是优秀的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审美观不同,你也可说臧克家、艾青或徐志摩等前辈们写的都是真正的好诗,我没意见,但没意见不代表不会反驳。要写一首好诗,有人说必须“起句当如爆竹,结句当如撞钟,构思,布局,谋篇,注重意境,讲求风格,善于炼句”这大概死板地说对了。我还曾在书上看过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老师从六个方面大谈诗歌的技巧如何写好诗,看得眼花缭乱,心神不安。今晚我不说什么技巧(事实上我是不会),不剽窃也不拷贝谁的口水,就简单说说自己对写好一首诗的想法。
若从大方面考虑,我认为首先必须有好的积累“积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书本知识的积累——读万卷书,一种是深入底层体味生活——行万里路。这“积累”里面必须包含“勤奋”的因素,否则凭什么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恐怕是梦里潇洒走一回,醒来时还躺在床上搞个人体艺术化成“大”字吧。但并非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能写出一首好诗,正如你拼命地学习工作技能,不一定能赚到大钱成功一回一样。这就关系到学写诗的具体技巧了——这种“勤奋”必须是正确的合理的,若为了写“一首好诗”而大花心思在阅读色情诗歌、口水诗歌等垃圾上“努力学习”基本等于“浪费生命”
“积极地积累”是要“写一首好诗”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第二个要素我认为是“时代背景”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确实,往往痛苦的时代会造就优秀的诗人。就拿我们最熟悉也被用得最泛滥的李白作例子吧(事实上我也无法举其他例子了,才疏学浅),若无怀才不遇的背景,李白从何捎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无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忧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又从何捎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誓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骨气?这些都是从心底自然流淌而出的妙句啊,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包括李白的才华、性格,甚至他身上弥漫的“仙气”都跟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想若真有一个适应李白性情的朝代来供他实现儿时的梦想——有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权力,我想李白肯定不会有今天的伟大,可能他会在充满阿谀奉承、虚伪做作的官场里迷失了自我,丢失了身上的“仙气”这只是猜测,却也不是不可能。幸好他最终选择了“自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去,踏遍万里河山。这可对他的“伟大”有着极大的作用——看见大自然之真之美,诗人就“乐”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斗酒诗万篇。
不仅李白,包括古代许多诗人,比如屈原、苏轼、杜甫、刘禹锡、张九龄、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韩愈、王翰、贾谊、吕不韦、杨炯、杜审言、陈子昂、张籍、贺铸、唐伯虎、徐文长(不举了,累了)不胜枚举,都是怀才不遇或遭贬官之大才子。如此在当时不利于诗人的遭遇可是后代一笔不小的财富——正因仕途不顺,他们才有卡在喉咙的痛苦,才有“一吐为快”的欲望(若生活大美好大理想,可能已在纸醉金迷中无法自拔了,还写什么诗作什么雅?如果一定要吐,吐是一定是美酒或胭脂),才有源源不断如水长流的好诗出现!这点说明尼采的话有点斤两,不是瞎掰的。
第三点,当然是“身体力行”了。上文上所提到的关于“勤奋”的仅停于“阅读与借鉴”上。“勤奋”地阅读还不够,你必须动手练习,亲自去体验诗歌带给自己的“快感”与“痛意”并在这两种感觉的碰撞中形成自己的判断意识与判断标准,以此作“后盾”为以后的诗歌高楼打好“地基”这就是“不下水只学游泳技巧永远也只能当旱鸭子”的道理。一个人的奋斗就是一个人的战争,没有硝烟,是悲壮、孤独的,精神可嘉的。如... -->>
上了一学期音乐鉴赏课,到了最后伟大的李先生居然出乎众人意料,出了个与“音乐”没什么关系的话题作作业“折磨”吾等无知小辈——“论人才成功诸要素间的关系”这一看头就大了,想撞墙而死又怕疼只好装傻保持沉默。不说别人,就说自己,一时真不知如何下笔。人才?成功?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写东西要从我从身边写起,要讲究真实,不能捏造,捏造是可耻的,是对读者最不负责的表现——我似乎不是什么大人才,也没所谓的比较大的成功过。我是固执之人,觉得此话题没必要直接入手,否则显得“纸上谈兵”或“故作高深”相信其他人肯定会横冲直撞,以大量生硬的文字来诠释大成功的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甚至有人干脆直接从网上大胆地借用一些。我一直认为网上的很多东西很可能比我写的还差,所以一般不采取拷贝的方式,最多是借鉴。不过,今天,我连借鉴的念头都没有了,因为我想通过自己比较熟悉、拿手的“写一首好诗或征服一个坏女人”来诠释“人才成功诸要素间的关系”从这两点入手,可能我还能瞎掰点什么骗骗瞪着大眼在昏黄的灯光下读我文章的人。
先说“写一首好诗”在瞎掰之前我必须公开老底:我还没写过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好诗,虽然已习诗多年。这算违背了我敬爱的老师教导的原则,但相比生硬的谈天说地故弄玄虚比较不离谱,所以我豁出去了——
成功分大小“写一首好诗”算是小成功了。中国能写出一首真正的好诗的诗人有多少?其实屈指可数,很多只能说是优秀的诗。“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审美观不同,你也可说臧克家、艾青或徐志摩等前辈们写的都是真正的好诗,我没意见,但没意见不代表不会反驳。要写一首好诗,有人说必须“起句当如爆竹,结句当如撞钟,构思,布局,谋篇,注重意境,讲求风格,善于炼句”这大概死板地说对了。我还曾在书上看过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老师从六个方面大谈诗歌的技巧如何写好诗,看得眼花缭乱,心神不安。今晚我不说什么技巧(事实上我是不会),不剽窃也不拷贝谁的口水,就简单说说自己对写好一首诗的想法。
若从大方面考虑,我认为首先必须有好的积累“积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书本知识的积累——读万卷书,一种是深入底层体味生活——行万里路。这“积累”里面必须包含“勤奋”的因素,否则凭什么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恐怕是梦里潇洒走一回,醒来时还躺在床上搞个人体艺术化成“大”字吧。但并非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能写出一首好诗,正如你拼命地学习工作技能,不一定能赚到大钱成功一回一样。这就关系到学写诗的具体技巧了——这种“勤奋”必须是正确的合理的,若为了写“一首好诗”而大花心思在阅读色情诗歌、口水诗歌等垃圾上“努力学习”基本等于“浪费生命”
“积极地积累”是要“写一首好诗”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第二个要素我认为是“时代背景”尼采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确实,往往痛苦的时代会造就优秀的诗人。就拿我们最熟悉也被用得最泛滥的李白作例子吧(事实上我也无法举其他例子了,才疏学浅),若无怀才不遇的背景,李白从何捎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无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忧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又从何捎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誓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骨气?这些都是从心底自然流淌而出的妙句啊,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包括李白的才华、性格,甚至他身上弥漫的“仙气”都跟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想若真有一个适应李白性情的朝代来供他实现儿时的梦想——有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权力,我想李白肯定不会有今天的伟大,可能他会在充满阿谀奉承、虚伪做作的官场里迷失了自我,丢失了身上的“仙气”这只是猜测,却也不是不可能。幸好他最终选择了“自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去,踏遍万里河山。这可对他的“伟大”有着极大的作用——看见大自然之真之美,诗人就“乐”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斗酒诗万篇。
不仅李白,包括古代许多诗人,比如屈原、苏轼、杜甫、刘禹锡、张九龄、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韩愈、王翰、贾谊、吕不韦、杨炯、杜审言、陈子昂、张籍、贺铸、唐伯虎、徐文长(不举了,累了)不胜枚举,都是怀才不遇或遭贬官之大才子。如此在当时不利于诗人的遭遇可是后代一笔不小的财富——正因仕途不顺,他们才有卡在喉咙的痛苦,才有“一吐为快”的欲望(若生活大美好大理想,可能已在纸醉金迷中无法自拔了,还写什么诗作什么雅?如果一定要吐,吐是一定是美酒或胭脂),才有源源不断如水长流的好诗出现!这点说明尼采的话有点斤两,不是瞎掰的。
第三点,当然是“身体力行”了。上文上所提到的关于“勤奋”的仅停于“阅读与借鉴”上。“勤奋”地阅读还不够,你必须动手练习,亲自去体验诗歌带给自己的“快感”与“痛意”并在这两种感觉的碰撞中形成自己的判断意识与判断标准,以此作“后盾”为以后的诗歌高楼打好“地基”这就是“不下水只学游泳技巧永远也只能当旱鸭子”的道理。一个人的奋斗就是一个人的战争,没有硝烟,是悲壮、孤独的,精神可嘉的。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