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曲尽星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菏泽明的使者经过求见,站到了健布的面前。
这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健壮汉子,微微带有几分阿谀和不安,他带着菏泽明的意愿,自有一番套路,先告诉健大将军布,他们的汗王拓跋巍巍已经去了,留下了出人意料的遗言,让陈国向东夏投降,然后突出菏泽明本人差遣他来向健大将军布告知,示好,表示他们一派不支持陈国向东夏投降。
这个时候,就应该是健布代表朝廷,拿出利益支持他们这一派的表态了。
哪怕是敌对国,使者通报自己君王的逝去,等于是在报丧,而报丧的过程,除了死讯,还要总述人的生平进行评定,追嗣庙号。
当然,陈国是游牧人立国,没有礼法上的约束,但使者仍需要对整个事情进行描述,对君王的死乃至君王生前的主张表达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使者要在投降的靖康国人面前是很难的,而且他只是菏泽明派来的使者,而不是陈国国君死亡,陈国大臣商议之后,代表陈国的声音。
当然,菏泽明也可以选择辱骂和批驳拓跋巍巍,但这样一来,他就会被陈国人孤立,包括自己的部族人。
而一旦他这么做了,靖康朝廷对他的分量也会看得很轻。
菏泽明不肯干这样的傻事,派人来也派得急促,使者自然想绕过这个话题,这对他本人来说,应对太难了。
健布却很关注这个。
这不全是从使者对待自己国君的礼仪上作要求。
拓跋巍巍怎么一死,也就意味着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有没有臣弑君?内部有没有叛乱。
拓跋巍巍追认了什么嗣号,意味着大臣和百姓们对他的认定。
拓跋巍巍生前对朝廷历来的态度怎么样?新当权的人有没有选出来,是坚持呢,还是改弦更张?
而今形势下,陈国还会不会负隅顽抗?
于是,健布想知道什么,使者想绕什么?
虽然使者告诉说拓跋巍巍有遗言,让陈国向东夏投降,解释了一些什么,但这不是官方的腔调。他不了解陈国,不能说来了一个不知道多大的人,谁?什么地位?怎么证实?就一张口什么都往外许。所以他挺冷淡,问几个问题,又见使者支支吾吾,一挥手打发使者,告诉说:“你们汗王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应该获得应有的尊重,本将不会趁机进攻你们这支哀兵,反而会派遣使者吊唁。”
虽然对使者显得冷淡,但使者的意思,健布都已经明了了。
拓跋巍巍死了,死的时候可能真的有遗嘱,像使者说的那样,拓跋巍巍让陈国投降东夏,陈国内部有人动小心思,转过来要投降朝廷,如果真是这样的情况也罢,如果是假的呢?拓跋巍巍死了,死了之后,遗嘱是离间靖康和东夏,为他们的继承人谋取一条生路呢?靖康和东夏为他们向谁投降相争,失败的会不会敞开一条大路,把他们就放了?
不过,健布相信他和狄阿鸟之间是有稳固的信任。
他也相信在这一点,双方都会不约而同。
你爱向谁投降向谁投降,狄阿鸟还是要把陈州交给朝廷的,向谁投降,不过是给谁巨大的荣誉而已。
健布想了一下,决定派个人去问问狄阿鸟,陈国人有没有相反的说辞,跑他那儿也走了一遭。
君子相交就是这样的。
但是底下人,却各种建议,吵得莫衷一是。
健布总是为此觉得心累。
也看着都快半夜了,下头争执让他们争执去,他起身走了。
外面凉风阵阵,他心内也是清凉的。
健布没有别人说的对狄阿鸟不提防。但他还真的看不上这些阴谋诡计,包括皇帝的阴谋诡计。他狄阿鸟如果真要想抢占陈州,他会围歼拓跋巍巍的军队?等两国打得筋疲力尽了再出手嘛。也好,人是可以中途变卦的,可是人家以三万上下的军队入陈州,已经在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态度,人家要进陈庭,是在争功,但是这争的是什么功?为雍人复土的功,这也是在向天下人表明一种态度。
很多事情,将帅的决定是有限的。
他皱起双眼,抬头去寻找那一轮明月,瞅着那轮明月,看得出神,像雕像一样。老兄弟洛宾跟在他身后,轻声说:“君帅。我知道你喜欢东夏王,心里怕是真的把他当成了子侄,可是你要注意呀。万不可……”
健布转过脸来,反问:“万不可什么?”
洛宾又要说话,健布举手制止说:“陛下的意思,我心里清楚。他想趁机剪除一个威胁,在故意利诱狄阿鸟。狄阿鸟不知道吗?狄阿鸟不是残暴的昏君,受东夏人拥戴,中原底层的百姓和军士都对他抱以好感,尽管有人不遗余力地丑化,有什么用呢?除了少年时候有点荒唐,人家行得比一般人端正。”
他淡淡地说:“阿鸟初去雕阴,王志就与我书信不断,我本来说让王志给他一些机会,觉得从他的战绩上看,他是能打仗的,用好他,能助王志保雕阴不失。结果呢?王志给我通书信,那里头的内容真吓了我一大跳,他竟然用到了‘有胆识,奉公克己下士,一诺千金,仗义疏财,长于谋略,用兵如神,志必以师事之’,我当时就想,这王志犯浑呢,他那年十八还是十九来着。你能用这样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个年轻人嘛,还要拜他为老师。好嘛。怪我,说用好他能保雕阴,王志定是太听我的了,极力美化。结果不久之后,健符去了,也在给我通信,不在之前最后一次给我写的信里,说他不但通书文,竟然还会算账,能为国家揪蛀虫。我当时嗤之以鼻呀。我说这家伙父亲死得早,颠沛流离的,他能识书文就不错了?他能打着算盘找摸人家官场的道道?装模作样而已。但是事实又证明,他可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父亲虽然不在了,无人管束,又颠沛流离的,几个人可以保持克制力,能够好学上进,同龄人几乎无人可比呀。”
他叹了一口气,说:“当时皇帝的意思我也猜一点儿。皇帝就是想压压他,杀一杀他的野性,我也这么看。结果,压不住。他在雕阴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又是建牧场,又是修渠,又是找农作物,又是开办学堂。苗头就出来了。我知道为什么皇帝最后不用他,而是发遣他就番,就是发现这个人压不住,头上顶块石头,芽从一旁发,最后把石头给顶翻。皇帝不敢留在身边用他,一个轻巧,打发了。但是你换个方式看,为什么朝廷要对奇才畏之如虎呢?”
他跟洛宾说:“我就理解不了。我不敢说陛下,气不过,我就说有奸臣。你说,哪有把人才往外推的?”
他又说:“这都过去了。再提也没用。只说对于一国之君而言,他更是无可挑剔,立国之后,五年没有动过大阵仗,不修宫殿,推行新政,完善律法,强军富国,爱民下士,东夏人奉若神明。这种拥戴,当今天子也比不了他。当然天子也是圣明的,但是国家有沉疴,自然比他难。你知道吧。现在他的意志就是东夏一国的意志,与同仇敌忾的一国相争,国再小,亦众志成城,岂可轻视?不是朝廷消弱或者吞并东夏的时机呀。百姓们,将士们都有眼睛,所以呀,谁无故生非,谁不得支持。谁不得支持,谁就要战败。这是我多少年来明白的道理,战争打是的军队,又何尝不是人心?百姓、将士不愿意作战,觉得你不对,被你押着上战场,岂能战胜敌人?”
洛宾苦笑说:“这些事大道理,但君帅要为你自己考虑,这一仗结束,东夏王一定认为他不欠朝廷的了,再加上他能打仗,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君帅亲近他,这会出大事的?”
... -->>
菏泽明的使者经过求见,站到了健布的面前。
这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健壮汉子,微微带有几分阿谀和不安,他带着菏泽明的意愿,自有一番套路,先告诉健大将军布,他们的汗王拓跋巍巍已经去了,留下了出人意料的遗言,让陈国向东夏投降,然后突出菏泽明本人差遣他来向健大将军布告知,示好,表示他们一派不支持陈国向东夏投降。
这个时候,就应该是健布代表朝廷,拿出利益支持他们这一派的表态了。
哪怕是敌对国,使者通报自己君王的逝去,等于是在报丧,而报丧的过程,除了死讯,还要总述人的生平进行评定,追嗣庙号。
当然,陈国是游牧人立国,没有礼法上的约束,但使者仍需要对整个事情进行描述,对君王的死乃至君王生前的主张表达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使者要在投降的靖康国人面前是很难的,而且他只是菏泽明派来的使者,而不是陈国国君死亡,陈国大臣商议之后,代表陈国的声音。
当然,菏泽明也可以选择辱骂和批驳拓跋巍巍,但这样一来,他就会被陈国人孤立,包括自己的部族人。
而一旦他这么做了,靖康朝廷对他的分量也会看得很轻。
菏泽明不肯干这样的傻事,派人来也派得急促,使者自然想绕过这个话题,这对他本人来说,应对太难了。
健布却很关注这个。
这不全是从使者对待自己国君的礼仪上作要求。
拓跋巍巍怎么一死,也就意味着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有没有臣弑君?内部有没有叛乱。
拓跋巍巍追认了什么嗣号,意味着大臣和百姓们对他的认定。
拓跋巍巍生前对朝廷历来的态度怎么样?新当权的人有没有选出来,是坚持呢,还是改弦更张?
而今形势下,陈国还会不会负隅顽抗?
于是,健布想知道什么,使者想绕什么?
虽然使者告诉说拓跋巍巍有遗言,让陈国向东夏投降,解释了一些什么,但这不是官方的腔调。他不了解陈国,不能说来了一个不知道多大的人,谁?什么地位?怎么证实?就一张口什么都往外许。所以他挺冷淡,问几个问题,又见使者支支吾吾,一挥手打发使者,告诉说:“你们汗王好歹也是一国之君,应该获得应有的尊重,本将不会趁机进攻你们这支哀兵,反而会派遣使者吊唁。”
虽然对使者显得冷淡,但使者的意思,健布都已经明了了。
拓跋巍巍死了,死的时候可能真的有遗嘱,像使者说的那样,拓跋巍巍让陈国投降东夏,陈国内部有人动小心思,转过来要投降朝廷,如果真是这样的情况也罢,如果是假的呢?拓跋巍巍死了,死了之后,遗嘱是离间靖康和东夏,为他们的继承人谋取一条生路呢?靖康和东夏为他们向谁投降相争,失败的会不会敞开一条大路,把他们就放了?
不过,健布相信他和狄阿鸟之间是有稳固的信任。
他也相信在这一点,双方都会不约而同。
你爱向谁投降向谁投降,狄阿鸟还是要把陈州交给朝廷的,向谁投降,不过是给谁巨大的荣誉而已。
健布想了一下,决定派个人去问问狄阿鸟,陈国人有没有相反的说辞,跑他那儿也走了一遭。
君子相交就是这样的。
但是底下人,却各种建议,吵得莫衷一是。
健布总是为此觉得心累。
也看着都快半夜了,下头争执让他们争执去,他起身走了。
外面凉风阵阵,他心内也是清凉的。
健布没有别人说的对狄阿鸟不提防。但他还真的看不上这些阴谋诡计,包括皇帝的阴谋诡计。他狄阿鸟如果真要想抢占陈州,他会围歼拓跋巍巍的军队?等两国打得筋疲力尽了再出手嘛。也好,人是可以中途变卦的,可是人家以三万上下的军队入陈州,已经在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态度,人家要进陈庭,是在争功,但是这争的是什么功?为雍人复土的功,这也是在向天下人表明一种态度。
很多事情,将帅的决定是有限的。
他皱起双眼,抬头去寻找那一轮明月,瞅着那轮明月,看得出神,像雕像一样。老兄弟洛宾跟在他身后,轻声说:“君帅。我知道你喜欢东夏王,心里怕是真的把他当成了子侄,可是你要注意呀。万不可……”
健布转过脸来,反问:“万不可什么?”
洛宾又要说话,健布举手制止说:“陛下的意思,我心里清楚。他想趁机剪除一个威胁,在故意利诱狄阿鸟。狄阿鸟不知道吗?狄阿鸟不是残暴的昏君,受东夏人拥戴,中原底层的百姓和军士都对他抱以好感,尽管有人不遗余力地丑化,有什么用呢?除了少年时候有点荒唐,人家行得比一般人端正。”
他淡淡地说:“阿鸟初去雕阴,王志就与我书信不断,我本来说让王志给他一些机会,觉得从他的战绩上看,他是能打仗的,用好他,能助王志保雕阴不失。结果呢?王志给我通书信,那里头的内容真吓了我一大跳,他竟然用到了‘有胆识,奉公克己下士,一诺千金,仗义疏财,长于谋略,用兵如神,志必以师事之’,我当时就想,这王志犯浑呢,他那年十八还是十九来着。你能用这样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个年轻人嘛,还要拜他为老师。好嘛。怪我,说用好他能保雕阴,王志定是太听我的了,极力美化。结果不久之后,健符去了,也在给我通信,不在之前最后一次给我写的信里,说他不但通书文,竟然还会算账,能为国家揪蛀虫。我当时嗤之以鼻呀。我说这家伙父亲死得早,颠沛流离的,他能识书文就不错了?他能打着算盘找摸人家官场的道道?装模作样而已。但是事实又证明,他可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父亲虽然不在了,无人管束,又颠沛流离的,几个人可以保持克制力,能够好学上进,同龄人几乎无人可比呀。”
他叹了一口气,说:“当时皇帝的意思我也猜一点儿。皇帝就是想压压他,杀一杀他的野性,我也这么看。结果,压不住。他在雕阴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又是建牧场,又是修渠,又是找农作物,又是开办学堂。苗头就出来了。我知道为什么皇帝最后不用他,而是发遣他就番,就是发现这个人压不住,头上顶块石头,芽从一旁发,最后把石头给顶翻。皇帝不敢留在身边用他,一个轻巧,打发了。但是你换个方式看,为什么朝廷要对奇才畏之如虎呢?”
他跟洛宾说:“我就理解不了。我不敢说陛下,气不过,我就说有奸臣。你说,哪有把人才往外推的?”
他又说:“这都过去了。再提也没用。只说对于一国之君而言,他更是无可挑剔,立国之后,五年没有动过大阵仗,不修宫殿,推行新政,完善律法,强军富国,爱民下士,东夏人奉若神明。这种拥戴,当今天子也比不了他。当然天子也是圣明的,但是国家有沉疴,自然比他难。你知道吧。现在他的意志就是东夏一国的意志,与同仇敌忾的一国相争,国再小,亦众志成城,岂可轻视?不是朝廷消弱或者吞并东夏的时机呀。百姓们,将士们都有眼睛,所以呀,谁无故生非,谁不得支持。谁不得支持,谁就要战败。这是我多少年来明白的道理,战争打是的军队,又何尝不是人心?百姓、将士不愿意作战,觉得你不对,被你押着上战场,岂能战胜敌人?”
洛宾苦笑说:“这些事大道理,但君帅要为你自己考虑,这一仗结束,东夏王一定认为他不欠朝廷的了,再加上他能打仗,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君帅亲近他,这会出大事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