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dxiaoshuo.com,曲尽星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整个凉中和凉北除了约五万的嫡系军队,另有被武装起来的军民左右,军事达到十万,而且这还不是上限,拓跋氏以及陈州的贵族族群若能再拼凑一些私兵,军队人数还能要再多一些。所以拓跋晓晓上午召集文武将领,向他们宣布已经决定向东夏投降,不少人顿时失声痛哭。
本来下午开始,拓跋晓晓就要允许东夏军队进城的。
一些自称老拓跋人的拓跋氏人聚集到拓跋晓晓的府外大闹,说当年老拓跋人一万人就能纵横大漠,而今有兵力十余万,却不战而降,丢尽了祖先的威名。拓跋晓晓也不会把投降当成一件喜事。只是他对十万军力最清楚不过,军无战心,人心思安……像他一样知道底层军心的大将并不多,但他难以说得明白。甚至他怀疑是拓跋久兴在背后捣鬼,这些人不是什么忠君爱国,而是希望投降给朝廷,再由朝廷册封他们的家长,一咬牙,动用了一些霹雳手段,进行驱散和抓捕。
投降一途也是鲜血铺就的。
陈国不同于其它国家,贵族有兵,城内形势极为不稳,有了镇压,随时可能生乱,既然郭嘉在,拓跋晓晓只能向他问计。
郭嘉已经和城外通了消息。
大将吴班负责接收工作的筹备,也告诉了他城外的困难。东夏本国上来的将士不多,精锐军队更少,目前又只抵达了一部分,其余军队要作为中军,与大王一起上来,而西北来的起义军队缺乏有素的训练和作装,进城无助于彰显国威……便是想为狄阿鸟找来像样的王室车驾都找不来。他建议先不要急着入城,最好等到更近一步筹备之后,希望郭嘉能够协助拓跋晓晓稳定城内形势。
城内到底会不会生乱。
朝廷会不会在背后支持别人生乱,拓跋晓晓都拿不准,何况郭嘉。
拓跋晓晓已经被东夏王折服,又不是个轻易动摇的人,没有半分的反复,这一点让郭嘉很放心,但是怎么缓解有可能出现的危机?
郭嘉在与拓跋晓晓手底下人商讨投降接收步骤的同时,让拓跋晓晓放出风声:东夏王狄阿鸟已到城外,正在考虑何时入城为好。
狄阿鸟而今威名赫赫,两人这是在借用狄阿鸟本人的到来镇住大局。
你们不是闹吗,你们不是跳吗?狄阿鸟已经来了,看你们还敢?
紧接着,就是扩大告知东夏受降陈国,缔约三方的本意,增加投降仪式排练的参与,让普通民众用他们的意愿冲淡部分贵族少数人的私心。
最后,出来召开军事将领会议,宣布东夏对陈国军队的安置,以安定军心。
为表现出投降的诚意,这几点拓跋晓晓毫不迟疑,依次照做。早晨的时候,城内就排演了欢迎东夏军队入城的仪式,吵得震天响,百姓们自然知晓,扩大宣传,其实已经没必要了。因为有传闻,东夏王下午或者晚上入城,到了傍晚,无数的百姓举着自制的旗帜蜂拥出来,声势极大……这对不安定因素是一种强大的震慑,不少大臣受到冲击,主动跑到拓跋晓晓跟前表态。
十夫长以上都参加的军事会议,只在很久以前的拓跋氏存在过。
拓跋晓晓带着忐忑,邀请郭嘉一起参加。当郭嘉从次席站起来,向军队传达信息,告诉他们部分征调起来的军队发遣解散,补足用度,精锐军队要进行自愿性质的改编,用到了一句“养兵以信,精之兵,养以饷,时限至即可脱伍,以奉养父母,照顾妻子”,顿时响起激烈的掌声。
这是没有办法的。
陈国也想轮戍,但他们百姓与靖康一比,丁数大不如,一旦打仗,靖康百抽一,他们十抽一都顶不住,
所以,陈国仍是处在全国皆兵的状况。
尽管他们之中,游牧人多,战斗意志比靖康人强烈,但一旦起了大的战事,将士们也一样苦不堪言,有家不能回,与靖康边远戍守的远卒一样,要么等老,要么等死……当郭嘉把这些剖析给他们之后,告诉他们东夏军队的养练方式,中高级将领还无动于衷,十夫长百夫长不断激动击掌。
当然,击掌是东夏习俗。
讲话前郭嘉给他们作的约定,同意击掌,觉得好,击掌。
当郭嘉宣布军事将领仍作任用,用到“昔为敌,各为其主,今为友,夏王推心置腹,置田宅,欲养善安置众英雄”一语,那些贵族将领也坐不住了,纷纷起身恭贺。
军事会议即将结束,视情况而定,郭嘉又宣布了少数几个战犯。
第一个就是“拓跋久兴”。
这是在给中原朝廷难堪,也是为拓跋晓晓解决后顾之忧的,一旦在广泛的范围内宣布“拓跋久兴”为头号战犯,东夏的战争就圆满了,就是这个战犯挑起的东夏与陈国的战争,现在要他对战争负责。
&n... -->>
整个凉中和凉北除了约五万的嫡系军队,另有被武装起来的军民左右,军事达到十万,而且这还不是上限,拓跋氏以及陈州的贵族族群若能再拼凑一些私兵,军队人数还能要再多一些。所以拓跋晓晓上午召集文武将领,向他们宣布已经决定向东夏投降,不少人顿时失声痛哭。
本来下午开始,拓跋晓晓就要允许东夏军队进城的。
一些自称老拓跋人的拓跋氏人聚集到拓跋晓晓的府外大闹,说当年老拓跋人一万人就能纵横大漠,而今有兵力十余万,却不战而降,丢尽了祖先的威名。拓跋晓晓也不会把投降当成一件喜事。只是他对十万军力最清楚不过,军无战心,人心思安……像他一样知道底层军心的大将并不多,但他难以说得明白。甚至他怀疑是拓跋久兴在背后捣鬼,这些人不是什么忠君爱国,而是希望投降给朝廷,再由朝廷册封他们的家长,一咬牙,动用了一些霹雳手段,进行驱散和抓捕。
投降一途也是鲜血铺就的。
陈国不同于其它国家,贵族有兵,城内形势极为不稳,有了镇压,随时可能生乱,既然郭嘉在,拓跋晓晓只能向他问计。
郭嘉已经和城外通了消息。
大将吴班负责接收工作的筹备,也告诉了他城外的困难。东夏本国上来的将士不多,精锐军队更少,目前又只抵达了一部分,其余军队要作为中军,与大王一起上来,而西北来的起义军队缺乏有素的训练和作装,进城无助于彰显国威……便是想为狄阿鸟找来像样的王室车驾都找不来。他建议先不要急着入城,最好等到更近一步筹备之后,希望郭嘉能够协助拓跋晓晓稳定城内形势。
城内到底会不会生乱。
朝廷会不会在背后支持别人生乱,拓跋晓晓都拿不准,何况郭嘉。
拓跋晓晓已经被东夏王折服,又不是个轻易动摇的人,没有半分的反复,这一点让郭嘉很放心,但是怎么缓解有可能出现的危机?
郭嘉在与拓跋晓晓手底下人商讨投降接收步骤的同时,让拓跋晓晓放出风声:东夏王狄阿鸟已到城外,正在考虑何时入城为好。
狄阿鸟而今威名赫赫,两人这是在借用狄阿鸟本人的到来镇住大局。
你们不是闹吗,你们不是跳吗?狄阿鸟已经来了,看你们还敢?
紧接着,就是扩大告知东夏受降陈国,缔约三方的本意,增加投降仪式排练的参与,让普通民众用他们的意愿冲淡部分贵族少数人的私心。
最后,出来召开军事将领会议,宣布东夏对陈国军队的安置,以安定军心。
为表现出投降的诚意,这几点拓跋晓晓毫不迟疑,依次照做。早晨的时候,城内就排演了欢迎东夏军队入城的仪式,吵得震天响,百姓们自然知晓,扩大宣传,其实已经没必要了。因为有传闻,东夏王下午或者晚上入城,到了傍晚,无数的百姓举着自制的旗帜蜂拥出来,声势极大……这对不安定因素是一种强大的震慑,不少大臣受到冲击,主动跑到拓跋晓晓跟前表态。
十夫长以上都参加的军事会议,只在很久以前的拓跋氏存在过。
拓跋晓晓带着忐忑,邀请郭嘉一起参加。当郭嘉从次席站起来,向军队传达信息,告诉他们部分征调起来的军队发遣解散,补足用度,精锐军队要进行自愿性质的改编,用到了一句“养兵以信,精之兵,养以饷,时限至即可脱伍,以奉养父母,照顾妻子”,顿时响起激烈的掌声。
这是没有办法的。
陈国也想轮戍,但他们百姓与靖康一比,丁数大不如,一旦打仗,靖康百抽一,他们十抽一都顶不住,
所以,陈国仍是处在全国皆兵的状况。
尽管他们之中,游牧人多,战斗意志比靖康人强烈,但一旦起了大的战事,将士们也一样苦不堪言,有家不能回,与靖康边远戍守的远卒一样,要么等老,要么等死……当郭嘉把这些剖析给他们之后,告诉他们东夏军队的养练方式,中高级将领还无动于衷,十夫长百夫长不断激动击掌。
当然,击掌是东夏习俗。
讲话前郭嘉给他们作的约定,同意击掌,觉得好,击掌。
当郭嘉宣布军事将领仍作任用,用到“昔为敌,各为其主,今为友,夏王推心置腹,置田宅,欲养善安置众英雄”一语,那些贵族将领也坐不住了,纷纷起身恭贺。
军事会议即将结束,视情况而定,郭嘉又宣布了少数几个战犯。
第一个就是“拓跋久兴”。
这是在给中原朝廷难堪,也是为拓跋晓晓解决后顾之忧的,一旦在广泛的范围内宣布“拓跋久兴”为头号战犯,东夏的战争就圆满了,就是这个战犯挑起的东夏与陈国的战争,现在要他对战争负责。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